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汝南示三子》
《汝南示三子》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此生赖有三男子,到处来看老病翁。

饮食粗便鱼稻足,音尘不隔马牛风。

道场莫问何方是,舍宅元依毕竟空。

且尔不归归亦得,汝曹免复走西东。

(0)
注释
此生:这辈子。
赖有:依赖有。
三男子:三位好友。
到处:四处。
老病翁:病弱老人。
饮食:日常饮食。
粗便:简单满足。
鱼稻足:鱼和稻米。
音尘:人与人的联系。
马牛风:比喻自然的交流。
道场:修行的地方。
何方是:在哪里。
舍宅:住所。
毕竟空:空无一物。
且尔:况且你。
归:回来。
汝曹:你们。
走西东:东奔西跑。
翻译
这辈子能有三位好友,四处陪伴着我这病弱老人。
饮食简单只要有鱼和稻米就满足,人与人的联系并未因距离而隔绝,就像马牛间的风声一样自然。
不必问我修行的道场在哪里,我的住所本就是空无一物的。
你若不回,回来也行,你们不必再东奔西跑地找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汝南示三子》。诗人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和对子女的教诲。首句“此生赖有三男子”,流露出诗人对家庭的欣慰,有三个儿子陪伴在侧,使他的生活有了依靠。接下来,“到处来看老病翁”描绘了诗人年迈体衰,但孩子们常来探望,给他带来温暖。

“饮食粗便鱼稻足”表达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满足,只要能满足基本的温饱,知足常乐。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音尘不隔马牛风”,意指即使生活简单,与外界的联系并未因距离而疏远,如同马牛间的自然气息。

“道场莫问何方是,舍宅元依毕竟空”这两句寓含哲理,告诫孩子们不必过于追求物质的道场或地位,一切皆为空,应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且尔不归归亦得,汝曹免复走西东”则是诗人希望孩子们不必急于求成,无论何时归来,都能接纳,不必四处奔波劳碌。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苏辙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子女的关爱和期望他们能过上平静生活的愿望。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古塞上曲七首·其三

白雁兼羌笛,几年垂泪听。

阴风吹杀气,永日在青冥。

远戍秋添将,边烽夜杂星。

嫖姚头半白,犹自看兵经。

(0)

秋末寄武昌一公

见说武昌江上住,柏枯槐朽战时风。

知师诗癖难医也,霜洒芦花明月中。

(0)

大梁见乔诩

湘水春浮岸,淮灯夜满桥。

六年悲梗断,两地各萍漂。

刀笔依三事,篇章奏珥貂。

迹卑甘汨没,名散称逍遥。

好寺松为径,空江桂作桡。

野香花伴落,缸暖酒和烧。

晋沼寻游凤,秦冠竟叹鸮。

骨凡鸡犬薄,魂断蕙兰招。

怅望添燕琯,蹉跎厌鲁瓢。

败桐方委爨,冤匣正冲霄。

战代安釐国,封崇孝景朝。

千年非有限,一醉解无聊。

漏永灯花暗,炉红雪片销。

久游家共远,相对鬓俱凋。

运命从难合,光阴奈不饶。

到头蓑笠契,两信钓鱼潮。

(0)

感怀

石径松轩亦自由,谩随浮世逐飘流。

驽骀路结前程恨,蟋蟀床生半夜秋。

掩耳恶闻宫妾语,低颜须向路人羞。

虽教小事相催逼,未到青云拟白头。

(0)

寄苏拾遗

早岁长杨赋,当年谏猎书。

格高时辈伏,言数宦情疏。

慷慨传丹桂,艰难保旧居。

退朝观藁草,能望马相如。

(0)

送张绾游钟陵

南忆龙沙两岸行,当时天下尚清平。

醉眠野寺花方落,吟倚江楼月欲明。

老去亦知难重到,乱来争肯不牵情。

西山十二真人在,从此烦君语姓名。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