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阙珠宫仙乐举,盈盈初日碧波间。
眉如王母三千岁,鬓绾湘娥十二鬟。
榕叶春浓僧院寂,木兰风细钓丝闲。
渚蘋荐罢骚人醉,老我何能一叩关。
贝阙珠宫仙乐举,盈盈初日碧波间。
眉如王母三千岁,鬓绾湘娥十二鬟。
榕叶春浓僧院寂,木兰风细钓丝闲。
渚蘋荐罢骚人醉,老我何能一叩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仙气与宁静的画面。首句“贝阙珠宫仙乐举”以贝阙珠宫象征仙境,仙乐飘扬,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盈盈初日碧波间”,晨光初照,碧波荡漾,与前句相呼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眉如王母三千岁,鬓绾湘娥十二鬟”两句运用比喻,将女子的美貌比作王母的长眉和湘娥的发髻,既赞美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其神秘与不凡。接下来“榕叶春浓僧院寂,木兰风细钓丝闲”描绘了春天榕树繁茂、僧院静谧、微风吹过木兰花瓣、钓鱼者悠闲自得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最后,“渚蘋荐罢骚人醉,老我何能一叩关”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沉醉以及对自己年老力衰的感慨。渚蘋荐罢,即水边的草木被用来祭祀或观赏后,诗人似乎也沉浸在了这美好的景致中,难以自拔。而“老我何能一叩关”则流露出一种岁月流逝、力不从心的无奈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双屐参差锡杖斜,衲衣交膝对天花。
瞻容悟问修持劫,似指前溪无数沙。
不见僧中旧,仍逢雨后春。
惜花将爱寺,俱是白头人。
人生何所贵,所贵有终始。
昨日盈尺璧,今朝尽瑕弃。
苍蝇点垂棘,巧舌成锦绮。
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
仲尼鲁司寇,出走为群婢。
假如屈原醒,其奈一国醉。
一国醉号呶,一人行清高。
便欲激颓波,此事真徒劳。
上山逢猛虎,入海逢巨鳌。
王者苟不死,腰下鱼鳞刀。
东海波连天,三度成桑田。
高岸高于屋,斯须变溪谷。
天地犹尚然,人情难久全。
夜半白刃雠,旦来金石坚。
萧绶既解坼,陈印亦弃捐。
竭节遇刀割,输忠遭祸缠。
不予衾之眠,信予衾之穿。
镜明不自照,膏润徒自煎。
抱剑长太息,泪堕秋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