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驾依海壖,肃祠乘嘉月。
朝日侵夜生,春溟际天阔。
惊涛吐千崿,穷岛迫一发。
百谷俱让王,九州悉倾穴。
星河时翻动,天地中出没。
体荐秩礼殷,祼将醪芬发。
岿然祝融坐,肃矣群灵谒。
环佩趣飘飖,灵旗去恍忽。
缅怀拙薄踪,承明昔三入。
敢问乘海桴,窃希迷津筏。
弱水未易方,昆崙焉可越。
矫首贯月槎,极目含珠阙。
倘呼龙伯人,为我灼鳌骨。
税驾依海壖,肃祠乘嘉月。
朝日侵夜生,春溟际天阔。
惊涛吐千崿,穷岛迫一发。
百谷俱让王,九州悉倾穴。
星河时翻动,天地中出没。
体荐秩礼殷,祼将醪芬发。
岿然祝融坐,肃矣群灵谒。
环佩趣飘飖,灵旗去恍忽。
缅怀拙薄踪,承明昔三入。
敢问乘海桴,窃希迷津筏。
弱水未易方,昆崙焉可越。
矫首贯月槎,极目含珠阙。
倘呼龙伯人,为我灼鳌骨。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拟古七十首(其六十)宋学士之问祠海》描绘了一幅壮观而神秘的祭祀海神的场景。诗人驾临海边,选择在月光皎洁的夜晚举行肃穆的仪式。他以朝日的升起象征着仪式的进行,春海水域辽阔,与天际相接,波涛汹涌,仿佛山峦起伏。海中的岛屿显得微小,如同发丝般濒临危险。
诗人感慨大海的威力,星辰银河在其中时隐时现,仿佛天地在此交融。祭祀的庄重气氛浓厚,酒香四溢,犹如祝融神祇端坐,众神灵恭敬参拜。祭品的香气缭绕,仪仗队飘逸,灵旗飘忽,唤起诗人对往昔的回忆,他曾多次进入朝廷。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未知海洋的敬畏和探索的愿望,自比乘桴渡海的人,希望能找到指引方向的渡筏。他深知大海深不可测,超越昆仑山脉的壮志不易实现。仰望星空,想象乘着月牙般的木筏,遥望远方的龙伯国,期待能召唤那里的居民,帮助他破解海上的谜团,甚至希望得到烧煮鳌骨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大海的敬畏与探索精神,以及对知识和力量的追求。
苍梧南来一千里,扁舟牵挽穷山水。
蛮烟瘴雨动浃旬,长昼冥冥无午已。
仆夫泥涂蓑作衣,青蕉裹饭不疗饥。
萧条行李润生醭,寂寞炊灶寒无辉。
愁予兀坐篷窗下,忽睹阳光射云罅。
千林生色岚雾开,须臾变幻疑昏夜。
人言此方风土乖,冬雨苦久晴颇佳。
乍晴不堪还乍热,郁蒸疠气生阴厓。
我望青天再下拜,太阳高照元无外。
蕞尔遐荒特可怜,覆盆何碍乾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