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色波光秋影涵,数行天字到江南。
衔芦有为防矰缴,择地无心入瘴岚。
寒暑相催犹可避,稻粱虽好不宜贪。
哀鸣欲动何人意,猎骑弯弧酒正酣。
寒色波光秋影涵,数行天字到江南。
衔芦有为防矰缴,择地无心入瘴岚。
寒暑相催犹可避,稻粱虽好不宜贪。
哀鸣欲动何人意,猎骑弯弧酒正酣。
这首元代曹伯启的《咏雁》描绘了一幅秋天雁南飞的画面。首句“寒色波光秋影涵”以冷色调的秋水和波光映衬出雁群过境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宁静的氛围。"数行天字到江南"则形象地写出雁阵如一行行大字横跨天际,向南方迁徙的情景。
接下来,“衔芦有为防矰缴,择地无心入瘴岚”两句,通过写雁儿衔着芦苇以防范箭矢(矰缴),选择地形避开瘴气(岚),展现了它们的生存智慧和谨慎态度。"寒暑相催犹可避,稻粱虽好不宜贪"进一步表达了雁儿懂得顺应季节变化,虽然稻粱丰美,但也不过度贪婪,保持警惕。
最后,“哀鸣欲动何人意,猎骑弯弧酒正酣”揭示了雁儿的哀鸣所引发的情感,它们的悲鸣似乎触动了人的同情,然而此时猎人们却沉浸在饮酒欢宴、狩猎的气氛中,未能体察到雁儿的困境。整首诗寓言性强,借雁之行为寓言人生态度,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人性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