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雨弥旬月,予方念鞠穷。
子行何草草,别语又匆匆。
汉沔英灵在,江山今昔同。
未须登岘首,先合拜隆中。
潦雨弥旬月,予方念鞠穷。
子行何草草,别语又匆匆。
汉沔英灵在,江山今昔同。
未须登岘首,先合拜隆中。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和怀念的诗句。开篇“潦雨弥旬月,予方念鞠穷”表达了在连绵细雨中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旬”指的是农历的一个小月,也就是半个月,这里形容雨水连绵不绝;“鞠穷”则是古人对远方亲人的一种怀念之词,鞠穷即是相思的意思。诗人在这细雨绵绵中,更增添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接着,“子行何草草,别语又匆匆”则描写了分别时的情景。“子行”指的是儿童或朋友,"何草草"表现了急促的脚步声;“别语”即是告别的话语,而“匆匆”形容告别时情感的仓促和不舍。这里通过对脚步声和告别话语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迫切的情感和不愿分离的心境。
第三句“汉沔英灵在,江山今昔同”则是一种抒发怀古之情的表述。“汉沔”,指的是汉水与沔水,这里代指襄阳地区;“英灵在”意味着有英才或英雄的人物存在;“江山今昔同”则是说尽管时间过去了,但江山依旧,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历史的沉思和对英杰人物的怀念。
最后,“未须登岘首,先合拜隆中”则是在告别之际表示愿望。“岘首”指的是高山之巅,而“未须登”意味着还不需要攀登;“先合拜隆中”则是说在此之前,应该向隆中的某位尊者或长辈行礼。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某种力量的敬仰,以及希望得到这份力量支持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感怀,展现了一种离别之苦、怀念之情以及对英雄英杰人物的崇敬之心。
听说梅山,一邱内、深藏曲折。
过醒心桥下,水光清彻。
迤逦跻攀登翠岭,沈沈烟壑千峰列。
更小亭、风露逼华堂,荷香发。
歌声动,云横阕。
舞腰转,风回雪。
正良辰美景,众宾欢悦。
老子中间聊笑傲,酒行莫放觥筹歇。
愿此生、长似钓璜公,添华发。
小小华堂,朱阑外、乱山如簇。
更云中仙掌,一峰高矗。
南极老人呈瑞处,丙丁躔次光相烛。
又谁知、堂上有闲人,无拘束。
宾朋至,须歌曲。
风月好,纷丝竹,都不管、世间是非荣辱。
屈指如今侪辈少,几人老后能知足。
问此身、何地寄生涯,唯松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