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异难侪众木淹,刻成慈相孔仁谦。
真珠璎珞鸳鸯殿,白玉屏风翡翠帘。
晴雨祷祈随感召,香灯炽盛极庄严。
镇山宝聚田庐广,灵贶弥彰一百签。
木异难侪众木淹,刻成慈相孔仁谦。
真珠璎珞鸳鸯殿,白玉屏风翡翠帘。
晴雨祷祈随感召,香灯炽盛极庄严。
镇山宝聚田庐广,灵贶弥彰一百签。
这首诗名为《天竺观音》,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尊观音像的非凡气质和神圣氛围。首句"木异难侪众木淹",暗示观音像材质独特,超凡出众;"刻成慈相孔仁谦"则赞美雕像雕刻出观音慈悲温和的面容,体现出其仁爱谦逊的品质。
接下来两句"真珠璎珞鸳鸯殿,白玉屏风翡翠帘",通过华丽的装饰——珍珠、玉器和翡翠,展现了佛殿的富丽堂皇,以及观音像在其中的尊贵地位。"晴雨祷祈随感召"表达了信徒对观音的虔诚祈祷,无论风雨无阻,都能得到感应和庇佑。
"香灯炽盛极庄严"描绘了香火缭绕、灯火辉煌的祭祀场景,显示出仪式的庄重与神圣。最后两句"镇山宝聚田庐广,灵贶弥彰一百签",强调了观音像的灵验和庇护之力,以及信徒们因之获得的丰富福泽,以及签文的繁多,寓意观音的智慧和广大神通。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竺观音的形象,展现了其在信徒心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春至已将诗探伺,春归更用酒追寻。
酒因春至春归饮,诗为花开花谢吟。
花谢花开诗屡作,春归春至酒频斟。
情多不是彊年少,和气冲心何可任。
草色连云色,山光接水光。
危楼一百尺,旅雁两三行。
急管哀弦,长歌慢舞,连娟十样宫眉。
不堪红紫,风雨晓来稀。
惟有杨花飞絮,依旧是、萍满芳池。
酴醾在,青虬快剪,插遍古铜彝。
谁将春色去,鸾胶难觅,弦断朱丝。
恨牡丹多病,也费医治。
梦里寻春不见,空肠断、怎得春知。
休惆怅,一觞一咏,须刻右军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