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闻师泥日后,蜀王全礼葬馀灰。
白莲塔向清泉锁,禅月堂临锦水开。
西岳千篇传古律,南宗一句印灵台。
不堪只履还西去,葱岭如今无使回。
泽国闻师泥日后,蜀王全礼葬馀灰。
白莲塔向清泉锁,禅月堂临锦水开。
西岳千篇传古律,南宗一句印灵台。
不堪只履还西去,葱岭如今无使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荆门寄题禅月大师影堂》。通过这短短的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厚感情和他对禅月大师的崇敬之情。
“泽国闻师泥日后,蜀王全礼葬馀灰。”这里,“泽国”指的是荆州(今湖北省荆州市),而“闻师泥日后”则表明诗人在听闻禅月大师去世的消息之后所写的诗。蜀王全礼葬馀灰,说明了对这位高僧的尊崇和哀悼之情,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精神层面的追念。
“白莲塔向清泉锁,禅月堂临锦水开。”这里,诗人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自然景观。白莲塔似乎被清泉环抱,而禅月堂则面对着波光粼粼的锦水。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结合,既形象地表达了大师生前修行之地的宁静与纯洁,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开阔。
“西岳千篇传古律,南宗一句印灵台。”这两句则体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与对禅学思想的理解。西岳指的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的华山,而“西岳千篇”暗示了诗人对华山(或是西方文化)的无限赞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南宗一句印灵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学中南宗的一句话、一个意境能够触动心灵深处的认同。
最后两句,“不堪只履还西去,葱岭如今无使回。”这里,“不堪”表达了一种不忍离别的情感,而“只履还西去”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踏上归途的孤独与寂寞。至于“葱岭如今无使回”,“葱岭”指的是蜀道(四川地区)的险峻,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愁和对往昔时光无法复返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更透露出他对禅月大师的崇敬与怀念,以及面对生命消逝时的悲凉情感。
午日晴明轩眼力,烟浮波面融融碧。
隔溪谁家鸡一声,人在丛篁更深寂。
纤鳞弄暖吹波微,饥雁为作低回飞。
渔翁可是生涯阔,放漾终日忘尘机。
心旌忽为家山起,遥忆潇湘鲙鲈尾。
谁能一席助清风,归去蒸江弄蒸水。
今日何日春气柔,东城骑马花绸缪。
为君停马一呼酒,花前倒披紫绮裘。
玉脂汎滥鱼鸟饫,歌舞倦矣蛾眉愁。
千金万寿好宾主,今我不乐岁如流。
岂比世上狂驰子,一语不合行掉头。
呜呼天伦古所定,非有大故宁相尤。
霜耕冰在趾,雨种泥没膝。
旱魃忽为虐,耕种谩劳力。
去年幸一稔,今岁免艰食。
细听老农语,令我三叹息。
但愿从此去,龙骨长挂壁。
大田多黍稌,高廪若山积。
或云谷大丰,则恐钱转啬。
夏租星火急,处此未有策。
细民一钱税,往往亦追索。
谷贱反伤农,此语传自昔。
语客且勿忧,新丝尚堪质。
贝叶神怡处,南柯梦觉时。
月评依旧好,露挽不堪悲。
分米谁怀惠,兼金肯拾遗。
绀莲华发后,见佛想舒眉。
衔命宫陵偶一回,山阴道上得徘徊。
溟鹏好在思抟击,乘雁何尝计去来。
万壑千岩况秋色,明珠白璧更尘埃。
相逢未稳还为别,一段诗愁费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