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耕冰在趾,雨种泥没膝。
旱魃忽为虐,耕种谩劳力。
去年幸一稔,今岁免艰食。
细听老农语,令我三叹息。
但愿从此去,龙骨长挂壁。
大田多黍稌,高廪若山积。
或云谷大丰,则恐钱转啬。
夏租星火急,处此未有策。
细民一钱税,往往亦追索。
谷贱反伤农,此语传自昔。
语客且勿忧,新丝尚堪质。
霜耕冰在趾,雨种泥没膝。
旱魃忽为虐,耕种谩劳力。
去年幸一稔,今岁免艰食。
细听老农语,令我三叹息。
但愿从此去,龙骨长挂壁。
大田多黍稌,高廪若山积。
或云谷大丰,则恐钱转啬。
夏租星火急,处此未有策。
细民一钱税,往往亦追索。
谷贱反伤农,此语传自昔。
语客且勿忧,新丝尚堪质。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严寒和干旱中艰辛耕作的情景。"霜耕冰在趾,雨种泥没膝"形象地展现了农夫们在霜冻和雨水中的劳苦。然而,自然灾害频发,使得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旱魃忽为虐,耕种谩劳力"表达了对天灾的无奈和辛勤劳作的徒劳。
诗人接着写到去年虽然丰收,今年仍担心粮食短缺,"去年幸一稔,今岁免艰食",反映出农民生活的不稳定。他倾听老农的忧虑,深感同情,"令我三叹息",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切。
诗人希望社会能长久安宁,粮食丰饶,"龙骨长挂壁"象征太平盛世的到来,"大田多黍稌,高廪若山积"描绘出富饶的景象。然而,他也担忧丰收可能导致粮价下跌,农民反而受损,"或云谷大丰,则恐钱转啬",揭示了市场的复杂性。
面对夏租催逼和税收压力,农民无计可施,"夏租星火急,处此未有策",而小民的税负甚至会被追讨,"细民一钱税,往往亦追索"。诗人再次强调谷贱伤农的问题,这是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问题,"谷贱反伤农,此语传自昔"。
最后,诗人安慰客人不必过于忧虑,还有新丝可以作为抵押,"语客且勿忧,新丝尚堪质",表达了一丝微弱的安慰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老农的口吻,展现了宋代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忧虑,以及诗人对社会公正和民生改善的期盼。
清初说理学,学故在遗逸。
乾嘉盛考据,词流亦辈出。
随波遂不反,道咸稍佞佛。
世风虽数变,士行未全失。
秋高木始落,水尽沙露骨。
同光迄尔来,雅道直萧瑟。
孤鸿日南还,师门廿年阔。
登高我何思,古人重仿佛。
丈夫志气盖棺定,自有雄图系重轻。
去路不能无感旧,到官争忍便忘情。
闲时语话贵精密,先事经营在太平。
谁谓禦戎无上策,伐人谋处不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