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船桅竿高,去船橹声好。
上水厌滩多,下水惜滩少。
来船桅竿高,去船橹声好。
上水厌滩多,下水惜滩少。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青溪口号》中的片段,描绘了船只在江河中的行进情景。"来船桅竿高"写的是驶来的船只,其桅杆高耸,显示出船体的规模和航行的气势;"去船橹声好"则是对离去船只的描述,桨声悠扬,显示出划桨者技艺的娴熟和江面的宁静。
"上水厌滩多"表达了船只逆流而上的艰辛,船夫们需要频繁应对湍急的滩头,显得疲惫和厌倦;"下水惜滩少"则转而描述顺流而下的轻松,船行速度快,滩头较少,船夫们可以稍作休息,珍惜这段相对平坦的航程。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对比船只上下水的不同经历,展现了江河航行的艰辛与乐趣,以及人们对平稳行程的向往,富有生活气息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