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好竹亦好,营丘到蓟丘。
无端闲草木,相与斗清幽。
石好竹亦好,营丘到蓟丘。
无端闲草木,相与斗清幽。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凌云翰为朋友李渊之题画的诗,描绘了石与竹的自然之美。"石好竹亦好"表达了对石头和竹子品质的赞美,两者并列,寓意高雅。"营丘到蓟丘"可能指的是两地景色,也可能暗指友人从一处移居至另一处,带走了这份清幽的意趣。"无端闲草木","无端"即无缘无故,诗人感叹草木间的自然竞争,仿佛它们也懂得争艳斗胜,以增添画面的生动感。"相与斗清幽"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静而高洁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写景寓言,传达出对友人生活情趣的欣赏和对自然美的赞叹。
东岳真人张鍊师,高情雅淡世间稀。
堪为列女书青简,久事元君住翠微。
金缕机中抛锦字,玉清台上著霓衣。
云衢不要吹箫伴,只拟乘鸾独自飞。
萧条对秋色,相忆在云泉。
木落病身死,潮平归思悬。
凉钟山顶寺,暝火渡头船。
此地非吾土,闲留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