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萧萧覆领头,瓦瓶无酒几曾愁。
人间一醉寻常醒,懒学先生向妇谋。
白发萧萧覆领头,瓦瓶无酒几曾愁。
人间一醉寻常醒,懒学先生向妇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翁的生活态度与心境,充满了淡泊与洒脱之感。
首句“白发萧萧覆领头”,以白发稀疏、覆盖头部的形象,展现山翁年事已高,岁月沧桑的外在表现。这里的“萧萧”不仅形容了头发的稀疏,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减,给人一种岁月无情的感觉。
次句“瓦瓶无酒几曾愁”,则通过描述山翁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瓦瓶中无酒,却并未因此而感到愁苦。这反映了山翁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即使物质条件简朴,也能在内心保持平静与满足,不为外物所累,不因物质的匮乏而生出忧愁。
接下来,“人间一醉寻常醒”,进一步揭示了山翁的生活哲学。他并不追求世俗的繁华与享乐,对于“一醉”的体验,他能够做到“寻常醒”,即不沉溺于短暂的欢愉之中,而是能够迅速回归内心的宁静与清醒。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最后一句“懒学先生向妇谋”,则是对山翁生活态度的总结。他不愿像某些人那样,为了生活琐事而频繁地向妻子寻求建议或帮助,表现出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这里的“先生”可能暗指那些过于依赖他人、缺乏自我决断能力的人。山翁选择了一种更加自由、独立的生活状态,强调了个人的自我实现与精神自由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翁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深邃的探索与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实践。
曾识高人栖隐处,碧林斜带芳村路。
本期屡访恣游盘,不谓今来重迷误。
野桥横坼乱行潦,疏林鸣蝉秋欲老。
始蹑鹤踪半没泥,却寻樵径时埋草。
非关涉历记途差,自是幽贞隔世涯。
赖有山前新涨水,微红流出涧中花。
陁靡郊原极望平,踟蹰立马客心惊。
疏墩芜没项王国,烟草凄迷亚父城。
春去秋来经几度,霸业雄图不可睹。
台在已无戏马人,濉流犹记败军处。
高陵深谷在翻覆,世事回还难定测。
昔日东归着锦衣,今人但见繁蒿棘。
萧垒阴阴苦雾封,桓山烈烈动悲风。
英雄百战终归尽,转觉身名祇梦中。
今我忽兮不乐,驾言游兮名山。
陟岩岫兮崆嵑,蹑绝顶兮㠝岏。
烟霏霏兮云在下,信斯美兮非人寰。
山中之人兮冰雪颜,沆瀣饮兮琼膏餐。
神炯炯兮霍耀,肤绰约兮流素丹。
糁瑶蕊兮翳文芝,饵五术兮佩华菅。
驷玉虬兮驭凫鹥,凤凰翼盖兮翔文鸾。
宓妃婵媛兮后乘丰隆,屏翳兮郁以承銮。
纷飘飖兮下御,倏往来兮山之间。
辟天阍兮延予,启玉粲兮嫣然。
导予兮元秘,授予兮灵诠。
揖洪厓兮为侣,快执袂兮偓佺。
朅浩荡兮高举,极玄圃兮阆颠。
超溟涬兮若视,遗龙蠖兮空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