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依松鹤,露下抱叶蝉。
赋形已孤洁,发响仍清圆。
潜师本江海,浪迹游市廛。
髭长不能剪,衲坏聊复穿。
瘦骨见图画,禅心离攀缘。
出言可人意,一一皆自然。
问师藏何深,不与世俗传。
旧识髯学士,复从琏耆年。
尘埃既脱落,文彩自精鲜。
落落社中人,如我亦有旃。
奈何一相见,抚卷坐长叹。
归去勿复言,山林信多贤。
月中依松鹤,露下抱叶蝉。
赋形已孤洁,发响仍清圆。
潜师本江海,浪迹游市廛。
髭长不能剪,衲坏聊复穿。
瘦骨见图画,禅心离攀缘。
出言可人意,一一皆自然。
问师藏何深,不与世俗传。
旧识髯学士,复从琏耆年。
尘埃既脱落,文彩自精鲜。
落落社中人,如我亦有旃。
奈何一相见,抚卷坐长叹。
归去勿复言,山林信多贤。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赠予一位名叫道潜的杭州僧人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月夜松鹤、露珠蝉鸣的景象,赞美了僧人道潜的孤高洁净和清雅脱俗。他提到道潜本是江海中的隐者,却因机缘入世,但仍保持着修行者的风貌,胡须长而不剪,破衲穿在身,形象瘦削而精神饱满。他的言语深含智慧,不随世俗,引人深思。
诗人感叹自己与道潜相识,但只能在尘世中相逢,感叹之余,对道潜的才华和超然品格表示敬佩。他认为道潜虽然身处社会,但其风范如同落落大方的社中人,与众不同。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道潜归隐山林的羡慕,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脱离尘世的遗憾,以“归去勿复言,山林信多贤”作结,表达了对道潜选择的深深理解和向往。
金谷楼空,玉津园废,恨满铜驼。
记据梧南郭,赋成乌有,种花西圃,乡号无何。
自为羲皇,不知魏晋,此事凭教春梦婆。
苏门路,叹回车腹痛,吾又经过。翟家雀散空罗。
生子谁如仲也多。
向堂中听雨,徒怜载酒,湖边对月,还忆闻歌。
旧业都非,故书犹在,若有人兮带女萝。
仍长叹,慨当年结想,未遂岩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