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画船微雨,图取春阴缕缕。
烟气散江湄,柳痕垂。
一笔远村如抹,望去胭脂欲泼。
屋角有桃花,是谁家?
日暮画船微雨,图取春阴缕缕。
烟气散江湄,柳痕垂。
一笔远村如抹,望去胭脂欲泼。
屋角有桃花,是谁家?
这首清代曹尔堪的《昭君怨》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傍晚景象。"日暮画船微雨",画面以傍晚时分的细雨笼罩着画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湿润的氛围。"图取春阴缕缕",诗人赞赏友人魏子一在雨中为他绘制扇面,捕捉到了春天阴柔的韵味。
"烟气散江湄,柳痕垂",江边的轻烟和垂柳构成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烟雾弥漫,柳条低垂,显得格外生动。"一笔远村如抹",远处的村庄被轻轻勾勒,仿佛是画家随意的一笔,却展现出乡村的轮廓和宁静之美。
最后两句"望去胭脂欲泼,屋角有桃花",运用比喻,形容桃花鲜艳如胭脂,似乎要从画面上溢出,与远处的村庄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春色的生动感。"是谁家?"则以问句收尾,引发读者对桃花主人的好奇,也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雨中的景致,展现了画家的技艺和诗人的情感,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兀居苦无悰,步出城南门。
直视何所见,平沙接荒屯。
累累十四坟,昨有今不存。
问之何为尔,垦发登城垣。
白石为雉堞,枯骸弃鸟鸢。
向来身外椁,已作他人棺。
子孙流徙尽,谁复招其魂。
人生寄一世,日望归山原。
焉知百十年,变灭如浮云。
山原未必安,成废亦难论。
路逢相知人,酌我双酒尊。
且复与之饮,悲伤复忘言。
日夕酩酊还,击柝声欲喧。
慇勤语戍卒,我岂故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