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碛寒沙白,云峰野烧红。
风声皆向北,人意未离东。
锡振边尘落,书缄血泪空。
依依看寸晷,愁听暮天钟。
雁碛寒沙白,云峰野烧红。
风声皆向北,人意未离东。
锡振边尘落,书缄血泪空。
依依看寸晷,愁听暮天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悲凉的画面,通过雁、沙、云、峰、风、火等自然元素,以及人的意念和行为,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感。
首联“雁碛寒沙白,云峰野烧红”,以雁过留下的痕迹和寒冷的沙漠为背景,描绘出一片苍茫的景象,而远处的云峰上燃烧的野火,则映照出一片炽热的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冷峻又热烈的氛围。
颔联“风声皆向北,人意未离东”,风声似乎都在向着北方吹去,暗示着某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或命运的推动;而“人意未离东”,则表达了人物内心深处对东方的眷恋或不舍,这种情感与外界的冷酷形成对比,凸显了人性的温暖与复杂。
颈联“锡振边尘落,书缄血泪空”,“锡振”可能指的是僧侣敲击锡杖的声音,象征着修行者的坚定与决心;“边尘落”则暗示边境的动荡与不安;“书缄血泪空”,则表达了通过文字传达的痛苦与无奈,或许是指书信中所承载的悲伤与绝望,空洞无力地传递着无法解决的问题。
尾联“依依看寸晷,愁听暮天钟”,“依依”表达了对某物或某人的深情不舍,“寸晷”比喻时间短暂,“愁听”则流露出内心的忧愁与焦虑,“暮天钟”可能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可能是某种警示或哀悼的信号,整个画面充满了离别与哀愁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的缅怀,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东溟之生何所闻,抱艺学古以事亲。
翛然一室东海村,市尘不到绝垢氛。
坐见三洲渺无垠,一碧万里玻瓈盆。
雪涛银屋相吐吞,烂霞浴出扶桑暾。
是时幽人侍晏温,菽水之乐乐天真。
兴来挥扫水墨浑,下笔惨淡愁鬼神。
居然耕凿生意存,经营态度回阳春。
百年缣素琴断纹,挦标装潢称绝伦。
由其天机出清新,能事逸发皆可人。
素昧平生笑语亲,一日索书来叩门。
嗟余耳聩目力昏,那能复作寒螀呻。
霜风搜林叶缤纷,寒菊艳艳东篱根。
姑致是事且勿论,与子倒尽花前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