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酉九日南还别剩师叔》
《丁酉九日南还别剩师叔》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雁碛寒沙白,云峰野烧红。

风声皆向北,人意未离东。

锡振边尘落,书缄血泪空。

依依看寸晷,愁听暮天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悲凉的画面,通过雁、沙、云、峰、风、火等自然元素,以及人的意念和行为,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感。

首联“雁碛寒沙白,云峰野烧红”,以雁过留下的痕迹和寒冷的沙漠为背景,描绘出一片苍茫的景象,而远处的云峰上燃烧的野火,则映照出一片炽热的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冷峻又热烈的氛围。

颔联“风声皆向北,人意未离东”,风声似乎都在向着北方吹去,暗示着某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或命运的推动;而“人意未离东”,则表达了人物内心深处对东方的眷恋或不舍,这种情感与外界的冷酷形成对比,凸显了人性的温暖与复杂。

颈联“锡振边尘落,书缄血泪空”,“锡振”可能指的是僧侣敲击锡杖的声音,象征着修行者的坚定与决心;“边尘落”则暗示边境的动荡与不安;“书缄血泪空”,则表达了通过文字传达的痛苦与无奈,或许是指书信中所承载的悲伤与绝望,空洞无力地传递着无法解决的问题。

尾联“依依看寸晷,愁听暮天钟”,“依依”表达了对某物或某人的深情不舍,“寸晷”比喻时间短暂,“愁听”则流露出内心的忧愁与焦虑,“暮天钟”可能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可能是某种警示或哀悼的信号,整个画面充满了离别与哀愁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的缅怀,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竹枝词三首·其三

十八里冈云有无,炎风扫地雪模糊。

山川通塞奚能问,閒看清波入太湖。

(0)

东溟生诗为顾某赋

东溟之生何所闻,抱艺学古以事亲。

翛然一室东海村,市尘不到绝垢氛。

坐见三洲渺无垠,一碧万里玻瓈盆。

雪涛银屋相吐吞,烂霞浴出扶桑暾。

是时幽人侍晏温,菽水之乐乐天真。

兴来挥扫水墨浑,下笔惨淡愁鬼神。

居然耕凿生意存,经营态度回阳春。

百年缣素琴断纹,挦标装潢称绝伦。

由其天机出清新,能事逸发皆可人。

素昧平生笑语亲,一日索书来叩门。

嗟余耳聩目力昏,那能复作寒螀呻。

霜风搜林叶缤纷,寒菊艳艳东篱根。

姑致是事且勿论,与子倒尽花前樽。

(0)

寄乡友福州别驾二首·其二

酿来南酒甜于蜜,爱浴山泉热胜汤。

退食自公微醉后,小姬和叶进槟榔。

(0)

既白水轩

水轩如笠大,聊作一枝栖。

晚饭长腰米,朝盘短股齑。

江湖双短鬓,日月两醯鸡。

徙倚郊原望,王孙草又迷。

(0)

丁未四月十一夜避地船居沈华甫家下

今夜云间月,溪桥照野航。

因风微有晕,映水惨无光。

恨满逃亡屋,愁连战伐场。

思亲不得见,空望白云乡。

(0)

东安即事

春来日日醉琼螺,嗟叹流光去掷梭。

过雨落花三月暮,东风啼鸟五更多。

文章官样千机锦,落魄仙人一足靴。

世态升平应有象,小儿争戏午桥坡。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