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次道游相国寺买得翠玉罂一枚》
《同次道游相国寺买得翠玉罂一枚》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古寺老柏下,叟货翠玉罂。

兽足面以立,瓜腹肩而平。

虚能一勺容,色与蓝水并。

我独何为者,忽见目以惊。

家无半钟畜,不吝百金轻。

都人莫识宝,白日双眼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dàoyóuxiāngguómǎicuìyīngméi
sòng / méiyáochén

lǎobǎixiàsǒuhuòcuìyīng

shòumiànguājiānérpíng

néngsháorónglánshuǐbìng

wèizhějiànjīng

jiābànzhōngchùlìnbǎijīnqīng

dōurénshíbǎobáishuāngyǎnmáng

翻译
在古老的寺庙旁,老翁售卖碧绿的玉罂。
器物底足像兽足站立,腹部圆润如瓜,肩部平整。
它空荡能盛一勺之物,颜色与蓝天绿水相映。
我独自在此,为何惊讶地看见它?
家中没有半点积蓄,却视百金如尘土。
城中之人无人识得此宝,犹如白日双目失明。
注释
古寺:古老的寺庙。
老柏:高龄的柏树。
叟:老人。
货:售卖。
翠玉罂:绿色的玉制容器。
兽足面:器物底足形状像兽足。
瓜腹:腹部圆润像瓜。
肩而平:肩部平整。
虚:空的。
一勺容:能容纳一勺。
蓝水:蓝色的水。
何为者:为何惊讶。
半钟畜:半点积蓄。
吝:吝啬。
都人:城中之人。
识宝:识别宝物。
双眼盲:双目失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在古老的寺庙前,看到一位老翁正在售卖一只翠绿如玉的瓶子(罂)。瓶子的形状独特,底部似兽足站立,腹部圆润如瓜,肩部平坦。它的空虚可以容纳一勺之物,颜色与蓝天或深蓝色的水相映生辉。

诗人惊叹于这件艺术品的美,尽管自己家中贫穷,没有多余的财富,却毫不犹豫地花费重金购买。然而,这珍品对于城市中的人们来说可能是陌生的,他们甚至视若无睹,如同双目失明一般无法察觉其价值。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艺术之美的赞赏以及对世人未能识宝的感慨。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四月十三日立夏

百年春一年,四月月将圆。

客邸淹长日,归途逼暑天。

莺声时一啭,蚕事欲三眠。

节物还如旧,情怀自可怜。

(0)

六月二十九夜

小阁微凉上,閒人半醉中。

双明萤度水,一向柳拖风。

委曲聊随俗,艰难敢讳穷。

香山吾不逮,犹胜杜陵翁。

(0)

五月十一日生朝三首·其一

浊醪儿辈尚能谋,且勿惊忧且勿愁。

不肯前朝峨豸角,可于当世较蝇头。

永无紫绶金章梦,甘与青鞋布袜休。

旦夕贼平岁中熟,茅柴杯外更何求。

(0)

八月二十四日宾旸华父同登秀亭二首·其二

两公诗思欲飞扬,颇似繁台俯大梁。

潇洒道装衣袖阔,昂藏寿相耳毫长。

持身未惯全随俗,玩世何嫌略放狂。

我有平生八叉手,兴来举酒尚洋洋。

(0)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其七

刺桐花发草如蓝,欲卸绵袍剪纻衫。

一夜春霜忽如雪,江南天气不宜蚕。

(0)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八

孟子告子辨内外,汉王项王争雌雄。

谁欤著定会陔录,梭象终输与遁翁。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