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塞下曲》
《次韵塞下曲》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貂裘毡帽紫骅骝,挟弹弯弧架铁矛。

飞放归来天欲暮,数声羌笛起高楼。

(0)
翻译
穿着貂皮大衣戴着毡帽的骏马紫骅骝,手持弓箭搭着铁矛准备出击。
狩猎归来时天色已近傍晚,高楼上飘荡着几声悠扬的羌笛声。
注释
貂裘:珍贵的貂皮大衣。
毡帽:羊毛制成的帽子。
紫骅骝:毛色为紫色的骏马。
挟弹:带着弹药。
弯弧:拉弓。
架铁矛:持着铁矛。
飞放:疾驰追逐。
归来:返回。
天欲暮:天色渐晚。
羌笛:古代西部民族的笛子。
高楼:高耸的建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武士或边塞将领的形象。开篇“貂裘毡帽紫骅骝,挟弹弯弧架铁矛”几字,便勾勒出一副威武雄壮的画面。“貂裘”指的是用貉皮制成的衣物,通常只有尊贵者才有资格穿着,代表了身份与地位;“毡帽”则是边塞将领常戴的一种头饰;“紫骅骝”形容的是高贵强健的战马,而“挟弹弯弧架铁矛”则展示了武士随身携带的武器装备,既有远射的弓箭,也有近战的铁矛。

紧接着,“飞放归来天欲暮”一句,描绘了日落时分,武士在外征战一整日后归来的景象。“数声羌笛起高楼”则是说他回到城中,在高楼上吹响了羌笛。羌笛是一种边塞地区常见的乐器,其音调豪放悲壮,极富有军旅生活的气息。这里通过武士在高楼上吹奏羌笛的情景,不仅传达了一天结束时分的哀愁,也表现了对远方战事的思念和对边疆安危的关切。

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苍凉,通过对武士形象和边塞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力量与孤独感的战争画卷。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赠别张松陵宪副之浙藩大参

曾向琼台上柏台,粤人歌颂出群材。

江花似雪留春在,浙路淩云计日回。

燕树北来天柱合,胥涛南下海门开。

夜寒剑气看牛斗,应自松陵烛上台。

(0)

院中同龙湖少湖二学士赏红莲·其二

供奉当年紫殿东,相看真似朵云红。

御香冉冉生衣上,皇泽迢迢落镜中。

长见倾心惟向日,莫教欹盖只随风。

沉香亭北堪移汝,还唱清平满汉宫。

(0)

烂柯山次韵马问庵提学时弃官自闽归徐州

不将金紫换青山,天阔鸿冥杳莫攀。

折屐何年同胜赏,烂柯当日也知还。

秦淮岁晚湫龙卧,燕冀群空枥马闲。

高枕未须惊世幻,羲皇元只在人寰。

(0)

草堂对雨

一亩宫墙傍翠微,雨中吟望澹忘归。

烟深石洞苍苔入,水满银塘白鹭飞。

室已罄悬仍爱酒,身如柴立强胜衣。

穷愁消尽缘何事,九陌尘清万井肥。

(0)

八月十日早起祝圣口占

谯鼓静秋城,丛霄雁一声。

薄云随佩动,多露藉灯明。

紫极曾遥梦,沧江只此生。

十年瞻拜地,香忆御炉清。

(0)

夏夜对月用张曲江韵四首·其一十五夜

寂寞朱明夜,团圆皓月时。

谁云千里隔,自咏九龄诗。

影带河山迥,光含雾露滋。

本来长皓皓,不为夏云移。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