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宫墙傍翠微,雨中吟望澹忘归。
烟深石洞苍苔入,水满银塘白鹭飞。
室已罄悬仍爱酒,身如柴立强胜衣。
穷愁消尽缘何事,九陌尘清万井肥。
一亩宫墙傍翠微,雨中吟望澹忘归。
烟深石洞苍苔入,水满银塘白鹭飞。
室已罄悬仍爱酒,身如柴立强胜衣。
穷愁消尽缘何事,九陌尘清万井肥。
这首《草堂对雨》由明代诗人黄佐所作,描绘了一幅雨中草堂的宁静画面,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一亩宫墙傍翠微,雨中吟望澹忘归”,开篇即以一亩之小景引入,宫墙依傍着青翠的山峦,雨中诗人独自吟咏,心神沉浸在自然之中,竟忘记了归途。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宫墙的封闭与自然的开阔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颔联“烟深石洞苍苔入,水满银塘白鹭飞”,进一步描绘了雨后草堂周围的景象。烟雾缭绕的石洞中长满了苍苔,水满的银色池塘里白鹭翩翩起舞。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清新、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颈联“室已罄悬仍爱酒,身如柴立强胜衣”,转而描写诗人居住环境的简陋与个人的生活态度。尽管居所简陋,甚至到了无酒可饮的地步,但诗人依然热爱生活,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他以“身如柴立”自喻,形象地表达了即使物质条件艰苦,也要坚强面对,不被外物所累的精神状态。
尾联“穷愁消尽缘何事,九陌尘清万井肥”,最后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悟。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困苦之后,诗人发现真正能够消解穷愁的,是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九陌尘清,万井肥,不仅描绘了雨后城市的清新景象,也象征着诗人精神世界的净化与丰盈。
整首诗通过对雨中草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思考的表达,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情趣。
吾闻终南太乙峰,乃在于天都陆海之中。
巨灵赑屃与天通。
丹梯直驾太白窟,金精反射蓬莱宫。
西南尔是华夷关,日月平视如跳丸。
但见黄河涓涓下霄汉,齐州九点翻波澜。
鳌掣鲸掀势何劲,三星不度龙沙瞑。
华岳崚嶒徒自雄,渼陂盆盎虚相映。
山中之人夐自奇,骖鸾翳鹄凌云逵。
袖中剑器拨时危,林猿皋鹤且莫疑。
君不见卫叔卿,白鹿云车谒天子。
问之不答意何长,兴亡已落纹楸里。
留侯谈笑用汉帝,功成麟凤谁能系。
孙登长啸苏门山,声似黄钟动天地。
达人修身俟世至,得薪用光始有济。
才多识寡嵇叔夜,尔曹宁免今之世。
吁嗟乎终南太乙长崔嵬,虎视龙兴安在哉。
霸王贤达俱尘埃。
峰头傥结三花树,从尔黄冠归去来。
《太乙山歌》【明·郑善夫】吾闻终南太乙峰,乃在于天都陆海之中。巨灵赑屃与天通。丹梯直驾太白窟,金精反射蓬莱宫。西南尔是华夷关,日月平视如跳丸。但见黄河涓涓下霄汉,齐州九点翻波澜。鳌掣鲸掀势何劲,三星不度龙沙瞑。华岳崚嶒徒自雄,渼陂盆盎虚相映。山中之人夐自奇,骖鸾翳鹄凌云逵。袖中剑器拨时危,林猿皋鹤且莫疑。君不见卫叔卿,白鹿云车谒天子。问之不答意何长,兴亡已落纹楸里。留侯谈笑用汉帝,功成麟凤谁能系。孙登长啸苏门山,声似黄钟动天地。达人修身俟世至,得薪用光始有济。才多识寡嵇叔夜,尔曹宁免今之世。吁嗟乎终南太乙长崔嵬,虎视龙兴安在哉。霸王贤达俱尘埃。峰头傥结三花树,从尔黄冠归去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BHkBrQj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