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赴集英,涪陵见尊公。
尊公一世豪,一饮能千钟。
君时年尚少,已有尊公风。
举动如成人,吐语非凡童。
别去已十载,一笺不得通。
忧患催我老,飘流寄西东。
逐食来益昌,执经司学宫。
故人昂昂来,天涯复相逢。
怜我久憔悴,访我寂寞中。
相从不知极,春去秋复冬。
慈亲促归辀,归步留无从。
入则孝与悌,出则信与忠。
君看语孟篇,问学何终穷。
寸阴如隙驹,大道如冥鸿。
重来定何时,愿言加新功。
我昔赴集英,涪陵见尊公。
尊公一世豪,一饮能千钟。
君时年尚少,已有尊公风。
举动如成人,吐语非凡童。
别去已十载,一笺不得通。
忧患催我老,飘流寄西东。
逐食来益昌,执经司学宫。
故人昂昂来,天涯复相逢。
怜我久憔悴,访我寂寞中。
相从不知极,春去秋复冬。
慈亲促归辀,归步留无从。
入则孝与悌,出则信与忠。
君看语孟篇,问学何终穷。
寸阴如隙驹,大道如冥鸿。
重来定何时,愿言加新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度正所作的《送张伯修省干归省重庆府一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回忆与友人张伯修在涪陵相聚的情景,尊公豪饮的形象和少年张伯修的早熟才气令人印象深刻。十年后重逢,诗人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因忧患而衰老,漂泊不定。张伯修来访,关心诗人的憔悴与寂寞,两人一同探讨学问,强调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如孝悌、信忠。诗人以"寸阴如隙驹,大道如冥鸿"比喻时间飞逝和人生追求的深远,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张伯修此行能有所成就。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价值的珍视。
道人头兀雷,例头肥特肚。
本是俗家人,出身胜地立。
饮食哺盂中,衣裳架上出。
每日趁斋家,即礼七拜佛。
饱吃更索钱,低头著门出。
手把数珠行,开肚元无物。
生平未必识,独养肥没忽。
虫蛇能报恩,人子何处出。
贤人轨玄度,弱丧升虚迁。
师通资自发,神光照有缘。
应变各殊别,圣录同灵篇。
乘乾因九五,逸响亮三千。
法鼓振玄教,龙飞应人天。恬智冥微妙,缥?咏重玄。
盘纡七七纪,嘉运莅中幡。
挺此四八姿,映蔚华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