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六十二首·其二十七》
《颂六十二首·其二十七》全文
唐 / 道世   形式: 偈颂

贤人轨玄度,弱丧升虚迁。

师通资自发,神光照有缘。

应变各殊别,圣录同灵篇。

乘乾因九五,逸响亮三千。

法鼓振玄教,龙飞应人天。恬智冥微妙,缥?咏重玄。

盘纡七七纪,嘉运莅中幡。

挺此四八姿,映蔚华林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高深的修行境界与神圣的智慧之光。诗人通过“贤人轨玄度,弱丧升虚迁”开篇,以“轨”和“迁”这两个动词,形象地表达了贤人在追求真理道路上的不断前进与超越。接着,“师通资自发,神光照有缘”,进一步阐述了修行者内在智慧的觉醒与外在神光的照耀,强调了内在修为与外在显现的和谐统一。

“应变各殊别,圣录同灵篇”则揭示了不同修行者面对世界的应变方式虽各有千秋,但最终都归于同一精神层面的记录与传承。诗人以“乘乾因九五,逸响亮三千”描绘了修行者在宇宙法则的引导下,达到精神的高度自由与响亮的智慧之声,象征着对宇宙真理的深刻领悟与表达。

“法鼓振玄教,龙飞应人天”运用生动的比喻,将修行的实践比作法鼓的振动与龙的飞翔,既体现了修行过程中的庄严与神秘,也预示着修行者能够引领众生,跨越人界与天界的界限,传递至高无上的真理。

“恬智冥微妙,缥?咏重玄”则展现了修行者内心平静而智慧深邃的状态,他们通过咏唱来传达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真理,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深远。

“盘纡七七纪,嘉运莅中幡”描绘了修行者在时间与空间的循环中,把握住每一个美好时刻,如同中幡在风中飘扬,象征着修行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最后,“挺此四八姿,映蔚华林园”以“四八姿”形容修行者的独特风采,与“华林园”的美景相映成趣,寓意着修行者不仅内在精神得到升华,外在生活也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修行者追求真理、超越自我、引领众生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在宇宙法则指引下的自由与智慧。

作者介绍

道世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狼山·其三

行携三尺虎臂杖,归饮十分鱼枕蕉。

饮罢招船歌一曲,冯夷亦合泣潜绡。

(0)

闻笛

平野人归后,孤城日落时。

西风闻一笛,惆怅忆桓伊。

(0)

新月

向圆新月一弯开,可奈人生老莫回。

郁勃瓶花能乱性,手焚香麝看成灰。

(0)

乌镇普静寺寺沈休文故居也

寂寞梁朝寺,深廊十数閒。

碑存知殿古,香冷觉僧残。

断岸舟横浦,平坡树补山。

休文如好在,依旧带围宽。

(0)

山中哭复斋

封章字少纳忠多,袖疏前陈无柰何。

但得中天行日月,不愁平地起风波。

台官论罪终投笔,山贼闻名亦倒戈。

惆怅脊梁如铁硬,天胡忍使閟山河。

(0)

春日北山二首·其一

人缘白石溯清溪,手剥苍苔认旧题。

春色满山归不去,拆桐花里画眉啼。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