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茹懋集山人还乡二首·其二》
《送茹懋集山人还乡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孙继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文章难自贵,贫贱况天涯。

归客惜芳草,离人对菊花。

浮云迷汉阙,飞雪犯平沙。

可有并州梦,关山路正赊。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继皋所作的《送茹懋集山人还乡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文章难自贵,贫贱况天涯”,开篇即道出了文章的价值不易被世人所认可,尤其是对于贫贱之人来说,身处天涯海角,更是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赏识。这里蕴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以及对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无奈。

颔联“归客惜芳草,离人对菊花”,通过“惜”和“对”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归客与离人的不同心境。归客或许在留恋沿途的美景,而离人则可能在借菊花寄托对未来的期盼或对过往的回忆。这一对比,既体现了离别时的伤感,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不同选择与情感体验。

颈联“浮云迷汉阙,飞雪犯平沙”,运用了壮丽的自然景象来象征人生的迷茫与挑战。浮云遮蔽了通往汉阙的道路,意味着前路未知,充满变数;飞雪侵袭着平坦的沙漠,象征着旅途中的艰难与考验。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喻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

尾联“可有并州梦,关山路正赊”,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归乡之路上可能遭遇的困难与挑战的关切。并州梦,可能是指友人对家乡的思念或是对未来的某种期待;关山路正赊,则暗示了归途的遥远与艰辛。这一问句,既是对友人的深情关怀,也是对人生旅程中未知与挑战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生命旅程中不确定性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孙继皋
朝代:明

(1550—1610)常州府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万历二年进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摄铨事,论救诸谴谪官,无所避讳。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帝称疾不送,遣官代行,继皋上疏极谏,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请去者,皆慰留,独继皋致仕去,卒赠礼部尚书。有《宗伯集》、《柏潭集》。
猜你喜欢

丁卯首春余辞家薄游端己首唱骊歌情词凄宕征途吟讽依韵和之并寄呈韬仲以志同叹·其三

感君同病更知音,许把闲情次第吟。

别去向谁吟一字,纵无离恨也难禁。

(0)

和于氏诸子秋词·其十四

残阳归去若为情,将息临歧有一声。

想到碧窗携手地,月痕长见泪痕生。

(0)

谒金门.题徐电发枫江鱼父图

晚潮急。江上泠风斜日。小艇芦花风瑟瑟。

钓丝留锦帙。自向金门出入。閒了旧时蓑笠。

莫忆水天秋一色。抛竿还载笔。

(0)

渔家傲.北归,忆清溪遥赋

满眼江湖驰羽檄。故园乱后归难得。

归去更怜三径窄。溪水碧。编篱锦树秋花织。

十载黄金台下客。骄人贫贱惟长揖。

自笑栖栖南更北。天涯觅。素筝浊酒无相识。

(0)

买陂塘.寄题俞丹屿荻雪村庄

溯苍茫、中央宛在,风人曾写高致。

而今再见东湖隐,开个柴门湖觜。花数里。

到香色都消,占断横斜水。寻诗徙倚。

想鱼板无声,野云欲压,沙雁一行起。

葭墙短,波影半沉窗纸。画图佳绝无此。

垂杨著絮梨吹粉,何似薄寒秋尾。清冷意。

便闲笑、人间亭院争红翠。岁云晚矣。

待郭索缘滩,鲈鱼出网,沿月小舠舣。

(0)

荷叶杯.晚泊

桂雨滴残香陌。风息。画船双。小姑窥客夕阳里。

花底。隔秋窗。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