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苍茫、中央宛在,风人曾写高致。
而今再见东湖隐,开个柴门湖觜。花数里。
到香色都消,占断横斜水。寻诗徙倚。
想鱼板无声,野云欲压,沙雁一行起。
葭墙短,波影半沉窗纸。画图佳绝无此。
垂杨著絮梨吹粉,何似薄寒秋尾。清冷意。
便闲笑、人间亭院争红翠。岁云晚矣。
待郭索缘滩,鲈鱼出网,沿月小舠舣。
溯苍茫、中央宛在,风人曾写高致。
而今再见东湖隐,开个柴门湖觜。花数里。
到香色都消,占断横斜水。寻诗徙倚。
想鱼板无声,野云欲压,沙雁一行起。
葭墙短,波影半沉窗纸。画图佳绝无此。
垂杨著絮梨吹粉,何似薄寒秋尾。清冷意。
便闲笑、人间亭院争红翠。岁云晚矣。
待郭索缘滩,鲈鱼出网,沿月小舠舣。
这首词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湖光山色的画面,展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溯苍茫、中央宛在" 开篇即显意境深远,仿佛穿越时空追寻那曾经的风雅之地。"东湖隐"三字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一个隐藏在湖边的宁静村庄。
"花数里"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湖畔花开如海的景象,随后"香色都消,占断横斜水"则写出湖面的静谧与花香的消散,营造出一种空灵之美。"寻诗徙倚"表达了诗人漫步湖畔,寻找灵感的闲适心境,"鱼板无声,野云欲压,沙雁一行起"则以动态的自然景象衬托出湖村的宁静。
"葭墙短,波影半沉窗纸"描绘了简朴的房屋和倒映在窗户上的波光,富有诗意。"画图佳绝无此"是对眼前景色的赞叹,认为即使是再美的画卷也无法完全展现其神韵。接下来,"垂杨著絮梨吹粉"以春末夏初的景致,进一步渲染了村庄的恬静与美好。
"何似薄寒秋尾"将季节转换为秋季,带出一丝清冷之意,"人间亭院争红翠"则以对比手法,表达出村庄的朴素与世外桃源般的宁静,胜过繁华的世俗生活。最后,"岁云晚矣"寓言时光流逝,"郭索缘滩,鲈鱼出网,沿月小舠舣"则以渔猎活动结束全文,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期待和对自然节奏的顺应。
整体来看,李良年的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俞丹屿荻雪村庄的美景,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红尘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