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无方老瞿昙,授我云门一劄禅。
今年羽衣梅谷仙,丹法葛翁口谈玄。
无方是兄仲梅谷,误堕凡胎投母腹。
岂非江郎三石人,两石飞来化双玉。
君今一字透锋机,札断三关鬼莫窥。
掇取玄珠入蓬阙,自携灵母养婴儿。
寒山梨枣霜中熟,碧莲池边结茅屋。
蛾眉白发两潇疏,夜抱寒蟾成独宿。
相逢丹鼎问金砂,笑灌玉泉餐紫霞。
昆崙瑶树渺何许,辽海白鹤还归家。
归去无方问何其,为说此行奇更奇。
去年无方老瞿昙,授我云门一劄禅。
今年羽衣梅谷仙,丹法葛翁口谈玄。
无方是兄仲梅谷,误堕凡胎投母腹。
岂非江郎三石人,两石飞来化双玉。
君今一字透锋机,札断三关鬼莫窥。
掇取玄珠入蓬阙,自携灵母养婴儿。
寒山梨枣霜中熟,碧莲池边结茅屋。
蛾眉白发两潇疏,夜抱寒蟾成独宿。
相逢丹鼎问金砂,笑灌玉泉餐紫霞。
昆崙瑶树渺何许,辽海白鹤还归家。
归去无方问何其,为说此行奇更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名为《赠梅谷高士》。诗中融合了道教和佛教的元素,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开篇两句“去年无方老瞿昙,授我云门一劄禅。”描绘了一位得道高僧在去年传授给诗人一种云门禅法,这里的“无方”可能是指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或是对师傅的尊称。接下来的“今年羽衣梅谷仙,丹法葛翁口谈玄。”则转而描写到了诗人的朋友或是一位仙人在梅谷之地,以羽衣示人,口述丹道玄妙之理。
第三、四句“无方是兄仲梅谷,误堕凡胎投母腹。岂非江郎三石人,两石飞来化双玉。”中,“无方”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是一位得道者,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而“误堕凡胎投母腹”则是说这位得道者不幸落入红尘之中。而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比江郎的传说(江郎是古代的一位才子,其文笔飞扬,能令石人化为玉),强调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贵和难得。
以下几句“君今一字透锋机,札断三关鬼莫窥。掇取玄珠入蓬阙,自携灵母养婴儿。”则写到了诗人朋友现如一位修炼有成的仙人,能够以一字之威破除尘世之障碍,守护心灵之所;并且通过“掇取玄珠入蓬阙”这一仙境画面,表达了对高士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还写道:“寒山梨枣霜中熟,碧莲池边结茅屋。”这里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景象,通过寒冷之地的果实能在严冬中成熟,以及碧莲池畔的茅屋,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道法修炼之间关系的理解。
“蛾眉白发两潇疏,夜抱寒蟾成独宿。”则是对高士晚年生活的一种描写,他的眉毛如蛾,头发斑白,孤寂中与自然为伴,体现了高士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相逢丹鼎问金砂,笑灌玉泉餐紫霞。”这里通过对丹鼎和金砂的提问,以及笑对玉泉饮用紫霞的情景,展现了一种仙道修炼的神秘与高深。
最后,“昆崙瑶树渺何许,辽海白鹤还归家。归去无方问何其,为说此行奇更奇。”通过对昆崙瑶树(传说中的仙境)和辽海白鹤的描绘,以及对“无方”这一人物的提问和叙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修炼成仙、归于仙界的羡慕与敬仰,同时也强调了这次相遇的珍贵和难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道教文化的运用,以及对友情的赞颂,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精神追求。
前度刘郎,重来访、玄都燕麦。
回首地、暗香销尽,暮云低碧。
啼鸟犹知人怅望,东风不管花狼籍。
又凄凄、红雨夕阳中,空相忆。繁华梦,浑无迹。
丹青笔,还留得。恍一枝常见,故园春色。
尘世事多吾欲避,武陵路远谁能觅。
但有山、可隐便须归,栽桃客。
望入西泠,乍一线、涛头涌白。
疑海上、鳌翻山动,鹏抟风积。
银汉迢遥槎有信,秋光浩荡云无迹。
快醉挥、吟笔倒琼瑰,冯夷宅。沙草远,迷烟碛。
云树老,敧宫壁。叹潮生潮落,几时休息。
事往空遗亡国恨,鸟飞不尽吴天碧。
正销凝、何处夕阳楼,人横笛。
干禄自为通,滔滔逝水何时穷。
隐居自为介,惨惨龙泉閟光彩。
何如耒阳李中卿,出也处也俱光荣。
往者时危曾学武,弯弓射杀南山虎。
一朝姓名贡玉堂,朝回满袖携天香。
秪今辞官归旧隐,五柳先生住相近。
石径扫苔客正来,荷亭置酒花半开。
清夜梦回思旧事,天语温存犹在耳。
却从云气望蓬莱,百年穷达安在哉。
人臣大节保终始,满眼官寮少能似。
泰山峨峨河水长,君恩于尔不可忘,呜呼君恩于尔不可忘。
走遍江南路。看天公、何时还我,故山深处。
君处钱塘余甓社,千里不期而遇。
更分甚、主宾吾汝。
一片湖光浓似酒,待发挥、我辈清新句。
几鱼鸟,不惊去。醉中不怕波神怒。
尽人间、纷纷轻薄,翻云覆雨。
灯火归来才半醒,月夜谯楼初鼓。
正老鹤迎门飞舞。
此乐人生能有几,怅后期好在知何许。
明日又,送柔橹。
未过松江去。被高沙、同盟鸥鹭,暂时留住。
曾共中秋心期定,再上江船容与。
待满载、淮歌楚舞。
岂料桂花香雾底,正河鱼、作祟深相苦。
尊有酒,不忺举。梦中似听嫦娥语。
道人生、百年才半,未为衰暮。
江北江南行欲遍,几见月明三五。
尝烂赏、通宵达曙。
可是今年情思懒,便临风、误却清新句。
聊援笔,为渠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