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在天西,初如玉钩微。
一夕增一分,堂堂有馀辉。
不掩五星耀,不碍浮云飞。
徘徊河汉间,秀色若可餐。
清风起丛桂,白露生阶兰。
高楼望君时,为君拂金徽。
奏以尧舜音,此音天与稀。
明月或可闻,顾我亦依依。
月有万古光,人有万古心。
此心良可歌,凭月为知音。
明月在天西,初如玉钩微。
一夕增一分,堂堂有馀辉。
不掩五星耀,不碍浮云飞。
徘徊河汉间,秀色若可餐。
清风起丛桂,白露生阶兰。
高楼望君时,为君拂金徽。
奏以尧舜音,此音天与稀。
明月或可闻,顾我亦依依。
月有万古光,人有万古心。
此心良可歌,凭月为知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明月谣》,通过对明亮月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深远情感的追求。首句“明月在天西,初如玉钩微”形象地刻画了月亮初升时的清冷与娇柔。接着,“一夕增一分,堂堂有馀辉”描述了月光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明亮,充满动态感。
诗人赞美月光不掩星辰,也不碍云朵飘动,象征着其光明磊落,无遮无拦。“徘徊河汉间,秀色若可餐”则将月色比喻为可口的秀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下来,清风、桂花和露水的意象,增添了诗意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高楼望君时,为君拂金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希望以音乐传达心意的愿望。“奏以尧舜音,此音天与稀”寓意着高尚的品德和音乐,如同天赐的珍宝。最后,诗人感慨“月有万古光,人有万古心”,借月表达自己的永恒之心,期待知音的理解。
整体来看,《明月谣》是一首借月抒怀的佳作,通过月夜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品德和艺术的深深思考。
籍通金马门,家在铜驼陌。
省闼昼无尘,宫树朝凝碧。
荒街浅深辙,古渡潺湲石。
唯有嵩丘云,堪誇早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