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试笔·其一》
《试笔·其一》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乙丑新题笔,先春领去年。

浓云初落纸,幽思已潜天。

门冷堪罗雀,风恬未放鸢。

白头无限兴,挥破晓窗烟。

(0)
鉴赏

这首诗《试笔(其一)》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描绘了诗人尝试新笔时的情景与心境。

首句“乙丑新题笔”,以“乙丑”点明时间,暗示这是在特定年份的某个时刻,诗人开始使用新笔。这不仅体现了对新事物的好奇与期待,也暗含着对创作的重视与投入。

“先春领去年”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新笔的使用仿佛引领了春天的到来,预示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这种生动的比喻,既展现了诗人对新事物的敏感和热情,也寄托了对未来创作的美好憧憬。

接下来,“浓云初落纸,幽思已潜天。”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创作过程中的氛围。新笔下落的墨迹如同浓云,既形象地表现了墨迹的浓厚与丰富,也隐喻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而“幽思已潜天”则将诗人的思绪比作深藏于天际的幽远思绪,既展现了思考的深度,也暗示了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内心的深处。

“门冷堪罗雀,风恬未放鸢。”这两句通过环境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门可罗雀形容了环境的冷清,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可能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受外界干扰。而“风恬未放鸢”则以轻柔的春风为背景,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平和,没有被外界的喧嚣所打扰,仿佛一只未被放飞的风筝,自由自在。

最后,“白头无限兴,挥破晓窗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热情与执着。尽管诗人已经白发苍苍,但对创作的热爱与激情却依然如故,仿佛能挥洒出破晓时分的烟雾,展现出一种不畏年华老去、矢志不渝的精神风貌。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艺术追求的崇高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尝试新笔时的独特心境和对创作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理,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古梅二首·其二

谁似西湖处士才,诗中篱落久尘埃。

陆郎旧有梅花课,未见今年句子来。

(0)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一湖山

湖山满清气,赏心甲吴越。

晴岚起片云,晚水连初月。

渔父得意归,歌诗等闲发。

(0)

七绝句·其七

本是山林物,中间一念差。

稻粱今懒种,况乃种桃花。

(0)

春残

林端啼鴂损年芳,洞口空怜野水香。

人与落英兼寂寞,蝶随飞絮两彷徨。

不因花事荣枯易,未觉春工代谢忙。

却爱晚来风日暖,绿阴十丈漾横塘。

(0)

马齧雪

马饥齧雪渴饮冰,北风卷地来峥嵘。

马悲踯躅人不行,日暮涂远千山横。

我谓行人止叹声,马当勉力无悲鸣。

白沟南望如掌平,十里五里长短亭。

腊雪销尽春风轻,火烧原头青草生。

远客还家红袖迎,乐哉人马归有程。

男儿虽有四方志,无事何须勤远征。

(0)

明堂庆成

辰火天文次,皋门路寝闳。

奉亲昭孝德,惟帝飨精诚。

礼以三年讲,时因万物成。

九筵严太室,六变导和声。

象魏中天起,风雷大号行。

欢呼响山岳,流泽浃根茎。

宝墨飞云动,金文耀日晶。

从臣才力薄,无以颂休明。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