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火天文次,皋门路寝闳。
奉亲昭孝德,惟帝飨精诚。
礼以三年讲,时因万物成。
九筵严太室,六变导和声。
象魏中天起,风雷大号行。
欢呼响山岳,流泽浃根茎。
宝墨飞云动,金文耀日晶。
从臣才力薄,无以颂休明。
辰火天文次,皋门路寝闳。
奉亲昭孝德,惟帝飨精诚。
礼以三年讲,时因万物成。
九筵严太室,六变导和声。
象魏中天起,风雷大号行。
欢呼响山岳,流泽浃根茎。
宝墨飞云动,金文耀日晶。
从臣才力薄,无以颂休明。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明堂庆成》,诗中描绘了皇帝在明堂举行盛大典礼的场景,表达了对皇上的崇敬与对孝道的弘扬。首联“辰火天文次,皋门路寝闳”以星辰和宫门为背景,展现出宏大的仪式气氛。接下来,“奉亲昭孝德,惟帝飨精诚”强调了孝道和对神明的虔诚。
“礼以三年讲,时因万物成”体现了古代礼仪制度的严谨和顺应自然的智慧。“九筵严太室,六变导和声”描述了庆典中的音乐和礼制的庄重。随后,“象魏中天起,风雷大号行”运用象征手法,将庆典的威严与自然力量相结合。
“欢呼响山岳,流泽浃根茎”描绘了庆典时人们的欢腾和祝福,如山岳回荡的欢呼,恩泽润泽万物。最后,“宝墨飞云动,金文耀日晶”通过华丽的辞藻赞美了庆典的壮观景象,而“从臣才力薄,无以颂休明”则表达了臣子们对皇上圣明的赞美,但自谦才疏,无法充分表达其荣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典雅,结构严谨,富有诗意,展现了宋朝时期明堂庆典的盛况以及作者对于孝道和皇家权威的深深敬意。
重阴翳秋节,霖潦无时作。
虺虺伏雷震,浩浩洪湍落。
浮槎悬修磴,涌泉淹高阁。
禾黍浩纵横,良畴殚为壑。
颓梁断来术,垣闾增萧索。
块坐空堂上,展卷莫为乐。
虽微农夫忧,内顾无儋石。
先民有遗言,君子贵处约。
抱关非吾事,嗟来非吾食。
去去遵时命,南山有薇藿。
流红春共远,梦迷紫曲,风迫海云飞。
近来沽酒伴,除指青旗。
那处系斑骓,黄金铸泪,记弄珠、江上人回。
怀旧吟、笑持明镜,流影共徘徊。天涯。
殷勤别绪,只有何戡,黯愁生清渭。
回首怜、蓬莱云气,都隔红埃。
东风无奈流莺老,那更禁、鶗鴂声催。
休采撷、江南红豆谁栽。
远客望家书,迫如农望岁。
归心逐奔马,猛疾不可制。
嗟予骨肉间,五载九分袂。
复为万里行,飘忽无根蒂。
转眼便终年,偶然邀一第。
款段忆乡园,疲驴苦燕蓟。
况当岁云暮,雨雪增凄厉。
惟仗双鲤鱼,作我驱愁计。
经时尺素断,乱愁愈难薙。
夜深闻剥啄,蓬门悔早闭。
疑有消息来,郁极喜翻嚏。
开帘风浩然,但见晨星嘒。
团栾富儿福,别离穷者例。
感愤多哽咽,怪幻惊梦呓。
书史有伪作,此札圣莫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