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幛缝愁,红泥埋恨,尽是东风花草,晴翻麦雉,雨闹桑鸠,谁记画楼莺晓。
当日株移永丰,三楚腰肢,入宫纤小。
到如今,香雪飘零何处,玉骢稀少。
看不上、明月无情,凤箫金管,冷觑黄昏新恼。
胭脂井畔,燕子楼头,一片粉灰珠扫,青帝抛人几时,潘鬓沈围,年年空老。
尚痴心,春在平芜,央取乱峰遮绕。
绿幛缝愁,红泥埋恨,尽是东风花草,晴翻麦雉,雨闹桑鸠,谁记画楼莺晓。
当日株移永丰,三楚腰肢,入宫纤小。
到如今,香雪飘零何处,玉骢稀少。
看不上、明月无情,凤箫金管,冷觑黄昏新恼。
胭脂井畔,燕子楼头,一片粉灰珠扫,青帝抛人几时,潘鬓沈围,年年空老。
尚痴心,春在平芜,央取乱峰遮绕。
这首《惜余春慢·追春用吴修蟾饯春韵》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龚鼎孳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消逝和人事的变迁。诗人运用“绿幛”、“红泥”等色彩词,形象地表达了对春光消逝的哀愁与遗憾。"缝愁"、"埋恨"揭示了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东风花草、晴翻麦雉、雨闹桑鸠等生动画面,展现了昔日繁华景象。
"当日株移永丰"回忆起往昔的盛景,而今"香雪飘零"、"玉骢稀少"则暗示了人事凋零,物是人非。接下来,诗人借"明月无情"、"凤箫金管"等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新愁的滋生。"胭脂井畔"、"燕子楼头"则勾勒出凄凉的旧日场景,"青帝抛人"寓言春天的离去,"潘鬓沈围"则感叹岁月催人老。
最后,诗人仍怀有一丝痴心,希望春色能在"平芜"中留下痕迹,哪怕只是乱峰相遮,流露出对春回大地的期待和对美好时光的执着。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对春去秋来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哲思。
一从互市遍闽东,海角频吹舶趠风。
破浪早忧鲸力厚,插天顿失虎门雄。
敌情要约还修礼,廷议羁縻适启戎。
枕上行师多掣肘,疆臣何自奏肤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