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臆知难尽,行藏未可陈。
摊书嫌字小,烹水试茶新。
拨闷占茅卜,祈归拜上神。
闲云与倦鸟,终是一流人。
胸臆知难尽,行藏未可陈。
摊书嫌字小,烹水试茶新。
拨闷占茅卜,祈归拜上神。
闲云与倦鸟,终是一流人。
这首诗名为《独坐》,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通过“胸臆知难尽,行藏未可陈”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道路的深思熟虑。接下来,“摊书嫌字小,烹水试茶新”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时的情景,他翻阅书籍却因字太小而感到不适,泡茶品茗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种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拨闷占茅卜,祈归拜上神”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面对内心困惑时的解决方式——通过占卜来寻求指引,向神灵祈求归途。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往往借助超自然力量寻求答案的传统观念。
最后,“闲云与倦鸟,终是一流人”一句,将诗人自己比作飘荡的闲云和疲惫归巢的倦鸟,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也蕴含着对人生终极状态的思考。
整体而言,《独坐》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人生、自然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出门事行役,驱车循江屺。
悄悄怀忧忡,行行复且止。
王路本清夷,何不如底矢。
山青虎豹横,水赤蛟龙起。
况复曾燃照海犀,况复曾撄伏莽猊。
故园烟树年来杳,天际风尘望欲低。
短剑漫逐风烟去,天路漫漫难解语。
昔年恩重薄丘山,一旦身轻但雏鼠。
雏鼠沾沾何足论,冥鸿矫矫羽初骞。
青鸟禾香堪共啄,玄蝉露洁可分餐。
归来乎,归来乎吾粤,微风渐渐起芜蕨。
天上晴光彻夜开,浮云吹尽悬孤月。
孤月仍来照索居,芳菲华露满阶除。
欲知圣代无穷谷,时有春风到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