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光冲烟露花湿,芳丛委艳低如泣。
闲房窈鴥閟娇春,蓦地香风愁得入。
缫丝百箔经时断,縠幔长垂昼不倦。
镜台钗匣生尘埃,二十四番吹未半。
蘼芜遮地柳著黄,津头沙暖梦鸳鸯。
可堪更问关山月,越水秦城双断肠。
飞光冲烟露花湿,芳丛委艳低如泣。
闲房窈鴥閟娇春,蓦地香风愁得入。
缫丝百箔经时断,縠幔长垂昼不倦。
镜台钗匣生尘埃,二十四番吹未半。
蘼芜遮地柳著黄,津头沙暖梦鸳鸯。
可堪更问关山月,越水秦城双断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闺中的女子的内心世界和外界环境的交融,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场景描写。
首句“飞光冲烟露花湿”,以光影与露珠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湿润的清晨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细腻变化。接着,“芳丛委艳低如泣”一句,将花丛的衰败与女子内心的哀伤相联系,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刻。
“闲房窈鴥閟娇春”描绘了女子所处的幽静房间,春天的气息却难以穿透这封闭的空间,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压抑。“蓦地香风愁得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绪的沉重,即使微风带来一丝香气,也无法真正慰藉她的心灵。
“缫丝百箔经时断,縠幔长垂昼不倦”通过描述女子日常劳作的场景,展现了她的辛勤劳作与对生活的执着,同时也暗含了她对自由与外界世界的渴望。镜台、钗匣的“生尘埃”则象征着她被束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遗忘。
“二十四番吹未半”借用了二十四节气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但似乎还只是开始,暗示着女子的等待与期盼。接下来的“蘼芜遮地柳著黄,津头沙暖梦鸳鸯”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蘼芜与黄柳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映射出女子内心深处对爱情与自由的向往。
最后,“可堪更问关山月,越水秦城双断肠”以月色与山水为背景,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这里的“关山月”、“越水秦城”都是遥远之地的象征,而“双断肠”则直接点明了她内心的痛苦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女子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由、爱情与远方的深深渴望。
先生溪上宅,华榜有殊称。
已为山作主,更与溪为朋。
高甍俯流水,坐见南山棱。
濯发云破碎,湔衣雪崩腾。
老蟾驾月来,潋滟一镜升。
举棹击空明,玉壶响春冰。
夜久群动息,一啸清风兴。
手持修月斧,自控赤鲤乘。
荷山锦水灵秀钟,半千嘉运生英雄。
李郎年少韵洒落,天容道骨轩仙风。
下帷默与贤圣对,钩深索隐皆旁通。
肝肠盘屈叠丽锦,心胸洞彻光玲珑。
文章气燄长万丈,那应笔梦生春虹。
桂枝未折白月窟,麻衣尚走红尘中。
岩僧素有孝基眼,观人虽众无如公。
昂霄耸壑跬可待,行行不用啼途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