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襄禅者》
《示襄禅者》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古人得后便休休,茅屋青灯百不求。

遮眼谩将黄卷展,不风流处却风流。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怀深所作,名为《示襄禅者》。诗中描绘了古人得道后的淡泊生活状态,以及对世俗事物的超脱态度。

首句“古人得后便休休”,开篇即点明古人得道之后,选择放下一切,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这里的“休休”二字,既表达了古人对尘世繁华的厌倦,也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次句“茅屋青灯百不求”,进一步描绘了古人生活的简朴与清静。茅屋是简陋的住所,青灯则是微弱的光线,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这句诗强调了古人对于物质的淡泊,不追求世间繁华,只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第三句“遮眼谩将黄卷展”,通过“黄卷”这一意象,指代书籍或经典,暗示古人即使在阅读时,也不为知识或学问所累,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这里的“谩将”二字,带有戏谑和自嘲的意味,表明古人对于知识的追求并非为了世俗的功利,而是出于内心的热爱与探索。

最后一句“不风流处却风流”,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升华。它强调了古人虽然在世俗的风花雪月、功名利禄之外,却能在精神世界中找到真正的风流与快意。这里的“不风流处”指的是世俗的追逐与束缚,“却风流”则表达了在超越了这些束缚之后,心灵获得了自由与满足的状态。整句诗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古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和知州问菊二首·其二

欲将晚节守藩篱,妆点秋光好却迟。

紫艳耻为倾国色,清香宁属傲霜枝。

满头自许归时插,荒径还留去后思。

正是风霜摇落处,嫣然独笑且随时。

(0)

玩鹤子

有鸟翩然寄迹幽,高人潇洒最相投。

兴穷流水琴边韵,思入茶筵竹畔游。

林棹几回芦渚晚,苏田二顷稻花秋。

个中会得忘机处,千载依依任白头。

(0)

挽徵士三首·其一

书剑飘飘老宿儒,铎声初歇听骊驹。

花沾化雨香犹湿,人倚薰风醉欲扶。

孔席夜寒千里梦,汉廷云护一双凫。

人龙别后知何处,应作甘霖遍九区。

(0)

文林别意送赖廷英赴贡

泮宫门下祖筵间,话到平生别却难。

连袂采芹春水暖,对窗观史夜灯寒。

鸿飞岂信同遵陆,豹变宁知更长斑。

为虎为龙从此去,不须瞻恋旧江山。

(0)

和千家诗六十首·其四十二晚楼閒望

山外山光接水光,楼前楼下野花香。

眼前不带斜阳景,只爱清风别样凉。

(0)

和千家诗六十首·其二十三花影

云破金碎月满台,春晴冷坐笑颜开。

一枝不上佳人发,残落还教蝶梦来。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