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梅下》
《宿梅下》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春事已十一,梅花才两三。

青烟回野烧,翠霭护晴岚。

风暖雁将北,日迟人渐南。

病馀宜缓辔,勿用客程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méixià
sòng / céngbǎi

chūnshìshíméihuācáiliǎngsān

qīngyānhuíshāocuìǎiqínglán

fēngnuǎnyànjiāngběichírénjiànnán

bìnghuǎnpèiyòngchéngtān

注释
春事:春天的景象。
已:已经。
十一:十分之一。
梅:梅花。
两三:少数。
青烟:青色的炊烟。
野烧:野外的野火。
翠霭:翠绿色的雾气。
晴岚:晴朗的山岚。
风暖:温暖的风。
雁:大雁。
将北:即将向北飞。
日迟:太阳下落较晚。
病馀:病后。
宜:适宜。
缓辔:放慢车速。
勿:不要。
客程:旅途。
翻译
春天已经过去十分之一,梅花才刚刚绽放两三枝。
青烟袅袅,原野上的野火燃烧后渐渐消散,翠绿的雾气环绕着晴朗的山岚。
随着温暖的风,大雁开始向北迁徙,阳光渐渐西斜,人们也慢慢向南移动。
病后身体虚弱,应该放慢车马,不要急着赶路,旅途中的疲惫要适当休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初夏的田园风光图。开篇“春事已十一,梅花才两三”表明春天的景象已经很丰富了,但梅花却尚未盛开,只有寥寥几朵,这种写法颇显独特,通常诗人喜欢描绘梅花盛开的情景,而这里则捕捉到了梅花初放的瞬间美。

“青烟回野烧,翠霭护晴岚”一句中,“青烟”指的是田野里燃烧杂草所产生的烟雾,这些烟雾在春风中飘散开来,与远处山岭上的绿色云气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风暖雁将北,日迟人渐南”两句则描写了季节更替的迹象。随着春风转暖,大雁开始向北飞去寻找繁殖之地,而人们在享受日光的同时,也逐渐向南方移动,或许是为了避暑,或许是因为其他生活的需求。

最后,“病馀宜缓辔,勿用客程贪”则是诗人对读者的劝诫。在身体不适或心情烦躁时,不应急于赶路,而应该放慢脚步,享受旅途中的风景,不必急功近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以及他对于生活节奏的审慎态度。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赋得明月松间照

朗彻三千界,弗承照者谁。

如何右丞句,独谓老松宜。

秉是孤高性,撑为潇落枝。

流光寒不湿,写影正兼奇。

鉴似轩皇铸,涛如仙乐吹。

童童迎迥矗,皎皎傍疏移。

岱岳姓名著,广寒宫殿披。

犹疑峙丹桂,吴质那能斯。

(0)

积翠亭

四邻峰势特嵚嵜,叠以林光渲染之。

祗著一亭翠微处,为他领要已无遗。

(0)

鉴远堂有会

水监亦云可,坦荡含虚明。

即景非畅观,怵然廑衷情。

远固不易鉴,近尤可畏增。

一指设当前,泰山失峥嵘。

冕旒虽蔽目,未形视宜精。

察察岂为佳,恢恢良足称。

(0)

入北红门小猎即事四首·其四

广甸土苏多作泞,挥鞭视马力徐驰。

为思积潦疏消处,春种可能不误时。

(0)

阅武

白下扼冲都,将军分节符。

百年久休养,一日此陈铺。

技奏桓如虎,恩颁藻跃凫。

谩云循故事,嬉武戒殷吾。

(0)

栖霞行馆作

行馆朴而幽,依然前度修。

轩窗无俗韵,林壑有神投。

鸟语花间出,泉声竹里流。

玲峰院墙内,趁暇一登游。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