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之中独无水,一无万有实至理。
不然听取宫商声,了须抛却筝笛耳。
洞庭只在依稀间,繁会聆以片刻閒。
漫拟九成来凤鸟,吾犹愧之曰舞干。
八音之中独无水,一无万有实至理。
不然听取宫商声,了须抛却筝笛耳。
洞庭只在依稀间,繁会聆以片刻閒。
漫拟九成来凤鸟,吾犹愧之曰舞干。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再题惠山园八景(其五)水乐亭》。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音乐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首先,“八音之中独无水”,开篇即点明主题,将水与音乐相联系,暗示水乐亭的主题。接着,“一无万有实至理”,进一步阐述了水与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水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如同万物之源,蕴含着宇宙的真理。
“不然听取宫商声,了须抛却筝笛耳。”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水乐亭的独特之处,即它能让人听到不同于传统乐器演奏的宫商之声,这种声音是纯粹而直接的,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在的工具。
“洞庭只在依稀间,繁会聆以片刻閒。”这里借用了洞庭湖的意象,表达了水乐亭给人带来的宁静与和谐,即使是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找到片刻的宁静,聆听水的声音,感受内心的平静。
最后,“漫拟九成来凤鸟,吾犹愧之曰舞干。”诗人以凤鸟拟人化,表达了对水乐亭美好景象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自谦地表示,自己对于水乐亭的美还未能完全领略,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水乐亭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体现了他对音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