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不唾井,与君相别难。
风尘虽异路,恒愿同悲欢。
在金莫为玦,在玉当为环。
联以翠织成,宛转衣带间。
相望胡与越,寸心良自坚。
日入已三商,忧来翻百端。
遥遥托清梦,不知寒夜阑。
千里不唾井,与君相别难。
风尘虽异路,恒愿同悲欢。
在金莫为玦,在玉当为环。
联以翠织成,宛转衣带间。
相望胡与越,寸心良自坚。
日入已三商,忧来翻百端。
遥遥托清梦,不知寒夜阑。
这首元末明初胡翰的《拟古九首(其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深深不舍和真挚的情感。首句“千里不唾井,与君相别难”以千里之隔比喻离别之远,形象地描绘了分别的艰难。接着,“风尘虽异路,恒愿同悲欢”表达了诗人尽管身处异地,但仍希望能与朋友共享喜怒哀乐的愿望。
诗人进一步通过比喻,将珍贵的金属和玉石比作友谊的象征:“在金莫为玦,在玉当为环”,意指即使在困难中,也要保持友谊的完整和紧密。而“联以翠织成,宛转衣带间”则将这份情感寄托于翠色织物上,暗示友谊如同衣带般缠绵不断。
“相望胡与越,寸心良自坚”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坚定的友情信念。接下来,“日入已三商,忧来翻百端”描述了随着夜晚的降临,忧虑之情纷至沓来,思绪万千。
最后两句“遥遥托清梦,不知寒夜阑”寄希望于在梦中与友人相会,表达了诗人对相聚的渴望,以及深夜难眠的孤寂。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涔涔雨沉城,浩浩泥没辙。
四山气如蒸,万里天欲雪。
我时出郊坰,山径屡曲折。
虽怀颠沛忧,亦有观览悦。
幽花媚林薄,粲粲生意发。
红紫相后先,各自有时节。
长松困冰雪,憔悴终不屈。
及今翠夭娇,腾拔见筋骨。
阴阳有代谢,物性安可夺。
请视大块中,纷纷尽毫末。
兴衰若鳞次,今古犹市阅。
只此晦与晴,变态亦俄忽。
归路日已炀,披襟涤初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