涔涔雨沉城,浩浩泥没辙。
四山气如蒸,万里天欲雪。
我时出郊坰,山径屡曲折。
虽怀颠沛忧,亦有观览悦。
幽花媚林薄,粲粲生意发。
红紫相后先,各自有时节。
长松困冰雪,憔悴终不屈。
及今翠夭娇,腾拔见筋骨。
阴阳有代谢,物性安可夺。
请视大块中,纷纷尽毫末。
兴衰若鳞次,今古犹市阅。
只此晦与晴,变态亦俄忽。
归路日已炀,披襟涤初热。
涔涔雨沉城,浩浩泥没辙。
四山气如蒸,万里天欲雪。
我时出郊坰,山径屡曲折。
虽怀颠沛忧,亦有观览悦。
幽花媚林薄,粲粲生意发。
红紫相后先,各自有时节。
长松困冰雪,憔悴终不屈。
及今翠夭娇,腾拔见筋骨。
阴阳有代谢,物性安可夺。
请视大块中,纷纷尽毫末。
兴衰若鳞次,今古犹市阅。
只此晦与晴,变态亦俄忽。
归路日已炀,披襟涤初热。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时节郊外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生命的顽强。
首句“涔涔雨沉城,浩浩泥没辙”描绘了雨势之大,雨水淹没了城市,道路被泥泞覆盖,营造了一种湿冷、压抑的氛围。接着,“四山气如蒸,万里天欲雪”进一步渲染了天气的恶劣,山间的雾气如同蒸腾的热气,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大雪。
诗人随后步入郊野,“我时出郊坰,山径屡曲折”,在蜿蜒的山路上行走,尽管内心充满忧虑,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带来了愉悦。他注意到“幽花媚林薄,粲粲生意发”,在密林深处,花朵绽放,展现出勃勃生机。红花与紫花交替开放,各有其时,象征着自然界万物有序更迭。
“长松困冰雪,憔悴终不屈”描绘了松树在严冬中的坚韧,即使被冰雪覆盖,也依然挺立不倒。而“及今翠夭娇,腾拔见筋骨”则展示了春天来临时,松树焕发新生,枝叶茂盛,显示出其坚韧的生命力和成长的力量。
诗人感慨于自然界阴阳代谢的规律,指出物性难以改变,无论环境如何变化,生命总能找到适应的方式。“请视大块中,纷纷尽毫末”表达了对自然界万物细微之处的敬畏与赞美。
最后,“兴衰若鳞次,今古犹市阅”将自然界的变迁与历史的更迭相联系,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轮回。而“只此晦与晴,变态亦俄忽”则描绘了天气的瞬息万变,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归路日已炀,披襟涤初热”则以诗人归途的感受收尾,阳光逐渐温暖,脱去外衣,感受初夏的凉爽,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食时节郊外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变化,以及诗人对自然、时间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男儿不封定边侯,破灭龟兹平尉头。
便当埽径招羊裘,东山诗酒相优游。
春花秋月吾自有,万里抛作蛮荒投。
蛮方瘴疠山水恶,出入但与猺獞俦。
白日无聊坐空馆,信笔挥洒模林邱。
远远秋水疏林树,竹篱茅屋平沙洲。
人生若不逞妄想,如此位置非难求。
带金奉节岂无慕,壮年已过川东流。
一名尚艰榜首署,千古安望青史留。
但愿归寻故山乐,故山佳似图中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