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桃与李,默默自成蹊。
繁花一消歇,寂寞无人知。
孰若春园蔬,生长在中畦。
至味存澹泊,疏叶发华滋。
彼哉膏粱子,但慕膻与肥。
不得此中趣,百事安能为。
纷纷桃与李,默默自成蹊。
繁花一消歇,寂寞无人知。
孰若春园蔬,生长在中畦。
至味存澹泊,疏叶发华滋。
彼哉膏粱子,但慕膻与肥。
不得此中趣,百事安能为。
这首诗以对比手法,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前四句“纷纷桃与李,默默自成蹊。繁花一消歇,寂寞无人知”通过桃李的热闹与菜蔬的平凡形成鲜明对比,桃李虽然繁花似锦,却最终归于寂寞,无人问津;而菜蔬虽不显眼,却默默地生长,即使无人知晓,也自有其价值。
后四句“孰若春园蔬,生长在中畦。至味存澹泊,疏叶发华滋”进一步强调了平凡中的真味。春园中的蔬菜,虽然平凡,却在淡泊中蕴含着真正的美味,它们的叶子稀疏,却能滋养出丰盈的生命力。这与追求奢华的膏粱之子形成了鲜明对比,“膏粱子”指的是那些只追求肉食和精细食物的人,他们只羡慕肉的香气和脂肪的肥美,却无法理解平凡生活中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真实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物质享受之外更深层次价值的追求。诗人在赞美平凡生活的同时,也暗含了对浮华生活的反思,鼓励人们寻找生活中的真正乐趣和意义。
东城十里冷云低,照眼传香总是梅。
冷落京尘谁晤语,关河千里独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