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君在夙昔,古月梦轮台。
叶落秋先到,天高雁不来。
方愁云树隔,难复酒尊开。
执手重呜咽,雄心我亦灰。
思君在夙昔,古月梦轮台。
叶落秋先到,天高雁不来。
方愁云树隔,难复酒尊开。
执手重呜咽,雄心我亦灰。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赠周侍御铭恩八章》中的第三章。诗中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思君在夙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长久思念,将情感的起点置于过去,暗示了两人深厚的友谊。接着,“古月梦轮台”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古月”比喻久远的时光,以“梦轮台”暗示梦境中的相聚,营造出一种虚幻而深情的氛围。
“叶落秋先到,天高雁不来。”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秋天的落叶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高空中南飞的大雁,本应带来远方的消息,却未能如愿,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失落。
“方愁云树隔,难复酒尊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友人远离的无奈与伤感。云雾缭绕的树木仿佛阻隔了两人的距离,而往日共饮的酒樽如今难以再开启,暗示了友情的暂时中断或无法延续。
最后,“执手重呜咽,雄心我亦灰。”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激动与悲痛交织的心情。虽然心中仍有壮志未酬的雄心,但在与友人的别离与重聚之间,这份雄心似乎也变得黯淡无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复杂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