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澹山岩》
《澹山岩》全文
宋 / 张远猷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岩窦天下奇,黄诗天下稀。

洞明无所隐,石势争欲飞。

雷鼓今犹在,澹仙何未归。

磨崖文断灭,苔藓却成衣。

(0)
翻译
岩窦展现着天下罕见的奇观,黄诗也极其稀有而珍贵。
洞穴明亮无处不照见,石头的形状仿佛争先恐后地想要飞翔。
如同雷霆鼓声依然回荡,淡仙为何仍未回归?
崖壁上的文字已经磨损模糊,只留下苔藓覆盖,像是穿上了绿衣裳。
注释
岩窦:奇特的岩洞。
黄诗:指黄庭坚的诗歌,黄庭坚以诗才闻名。
洞明:洞穴光线充足。
石势:石头的形态。
雷鼓:比喻激昂的气势或声音。
澹仙:可能指诗人想象中的仙人。
磨崖:刻在崖壁上的文字。
文断灭:文字磨损消失。
苔藓:生长在石头上的绿色植物。
衣:这里比喻覆盖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山岩之美,其间充满了超自然的气息。开篇"岩窦天下奇,黄诗天下稀",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即岩石与黄金,强调了山岩之珍奇与罕见,这里不仅是地理奇观,更蕴含着诗人心中的精神寄托。

接着"洞明无所隐,石势争欲飞"一句,描绘出岩洞透亮无秘密可藏,同时巨石如欲腾空,每一个字都显得飘逸而神秘。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抒发。

第三句"雷鼓今犹在,澹仙何未归",则是在询问,过去的雷声尚存,而那位隐居于此的仙人为何还未回归。这句话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磨崖文断灭,苔藓却成衣",诗人通过对岩石被水流长年侵蚀而形成的花纹,以及苔藓覆盖形成的自然之衣,展现了时间与自然力量在岩石上的雕刻和装饰。这里也暗示了一种自然归于本真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山岩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仙境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返璞归真的一种深切情感,是一首集自然美与哲理思考为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远猷
朝代:宋

张远猷(一二二二~一二七二),字辰卿,祖籍绵竹(今属四川)。震子,浚六世孙。理宗景定元年(一二六○)以祖栻荫入仕,知永州。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知绍兴府,八年卒。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四二、《文献》一九八六年第四期蒋全德《张岱的祖籍及其字号考略》。
猜你喜欢

送林木文还嘉兴·其二

野田黄雀及秋肥,稻蟹衔霜亦不稀。

一棹镜香亭子外,白鸥惊见故人飞。

(0)

湛烈女哀词·其二

妾被惊风断兔丝,君看明月忆蛾眉。

泰山不弃孤生竹,犹把枯枝种玉墀。

(0)

席上谈及罗浮神蝶有赋·其一

蝴蝶元生蝴蝶洞,仙胎不必鲍姑衣。

天教凤子如箕大,不向梅花岭外飞。

(0)

咏罗浮·其三

飞桥天半接罗浮,铁柱双标在两头。

锁住蓬莱东一股,浮山不逐海潮流。

(0)

兰叶青青不厌长,宜阴一半又宜阳。

花开多在微风外,夜静无人始有香。

(0)

自题易叶轩·其二

虫书叶叶是河图,画卦当年得见无。

花绝无言吾亦尔,馨香吹出一林孤。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