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北去可停舟,特探鸾溪一溯流。
月色冷空寒谷影,鸿文高为道情留。
风尘黯澹真堪惜,书剑鲜明是壮游。
但使渊明能入社,东林从此记中州。
匡庐北去可停舟,特探鸾溪一溯流。
月色冷空寒谷影,鸿文高为道情留。
风尘黯澹真堪惜,书剑鲜明是壮游。
但使渊明能入社,东林从此记中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郭骙臣秀才相聚的情景,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赞美。首联“匡庐北去可停舟,特探鸾溪一溯流”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探访自然之美的愉悦心情。颔联“月色冷空寒谷影,鸿文高为道情留”通过月色和山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颈联“风尘黯澹真堪惜,书剑鲜明是壮游”则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读书人志向高远、追求理想生活的赞美。尾联“但使渊明能入社,东林从此记中州”引用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结社,共享隐逸生活的心愿,并预示着两人友谊将被后世铭记。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友情和理想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震旦值熙阳,首夏时清和。
缅怀鹫岭地,兹夕降奢摩。
明星一悟法,慈悲周九阿。
撚花陟宝座,花影何婀娜。
阿难笑传意,外道生障魔。
岂期一茎草,可为千丈柯。
历劫已无数,未来今已过。
嗟予禀夙愆,幸得渡慈波。
巍巍鸡足山,众宝何嵯峨。
一自法鼓息,昏夜徒吹螺。
禅解既已鲜,支离何众多。
空有澄观理,不聆帝子歌。
遂使阎屠人,终日疲婆娑。
真性了无取,千载如一俄。
颠倒识浪中,仡仡复蹉蹉。
哀哉此众生,忍闻修多罗。
渡海必以筏,无筏难涉河。
渡竟还自渡,由旬与刹那。
寄言后世士,讽诵无怠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