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世界尊龙象,今日山川孕豕蛇。
南牧朱波窥藏地,西流黑水入恒沙。
圣谟未许挑疆敌,贤劫居然到佛家。
别有奇谋存属国,三年转粟赖褒斜。
诸天世界尊龙象,今日山川孕豕蛇。
南牧朱波窥藏地,西流黑水入恒沙。
圣谟未许挑疆敌,贤劫居然到佛家。
别有奇谋存属国,三年转粟赖褒斜。
这首诗《近事杂感(其二)》由清代诗人曾广钧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当时社会时局的深刻洞察与忧虑。
首联“诸天世界尊龙象,今日山川孕豕蛇”,以“龙象”象征高尚、尊贵之物,而“豕蛇”则代表低劣、阴险之物,对比鲜明,暗示了作者对世间善恶并存的感慨。同时,“尊”与“孕”二字的运用,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推崇,也暗含了对邪恶势力潜在威胁的警觉。
颔联“南牧朱波窥藏地,西流黑水入恒沙”,描绘了边疆的紧张局势。通过“南牧”、“窥”、“藏地”、“西流”、“黑水”、“恒沙”等词,不仅勾勒出地理空间的辽阔与复杂,更隐喻了国家边防的严峻挑战和潜在的危机。
颈联“圣谟未许挑疆敌,贤劫居然到佛家”,表达了对国家政策与宗教信仰之间关系的思考。一方面,强调了国家在处理边境问题上的谨慎态度,不轻易挑起争端;另一方面,又触及了道德与宗教的深层议题,暗示了在面对困境时,个人或集体的道德选择与信仰的重要性。
尾联“别有奇谋存属国,三年转粟赖褒斜”,揭示了作者对于解决边疆问题的独特见解。通过“奇谋”、“属国”、“转粟”、“褒斜”等词语,不仅展现了对策略与资源调配的重视,也体现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特别是对褒斜道这一古代交通要道的利用,显示出对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敏锐观察,还蕴含了对道德、宗教以及策略运用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深度。
君不见冰溪之水真如冰,洁爽不得留蛟蝇。
玉山之峰白如玉,遥见贞光荡晴旭。
我昔报恩作此行,溪容山色随双旌。
恍然置我水晶阙,胸中尘秽皆销歇。
嘉兴太守冰玉姿,出门便与溪山期。
此日归来五马散,意气不异之官时。
嘉兴之人或未知,溪童山叟皆知之。
童叟犹人或可私,山灵溪伯安可欺。
吁嗟太守真吾师,相送岂作儿女悲。
溪可渔,山可采,伐木丁丁歌欸乃。
太守百年心不悔,独恨生当明圣朝,不应黑发居东海。
野客狂痴全未解,欲走天门问时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