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入松》
《风入松》全文
宋 / 康与之   形式: 词  词牌: 风入松

画桥流水欲平阑。雨后青山。

去年芳草今年恨,恨香车、不逐雕鞍。

红杏墙头院落,绿杨楼外秋千。谢娘别后忆前欢。

泪滴春衫。柔荑共折香红处,劝东风、且与流连。

早是相思瘦损,梅花谢了春寒。

(0)
鉴赏

这首《风入松》是宋代词人康与之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和词人的离愁别绪。开篇"画桥流水欲平阑。雨后青山",画面生动,展现出雨后清新湿润的环境,流水潺潺,画桥静美,青山如黛,透露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去年芳草今年恨,恨香车、不逐雕鞍",词人借景抒怀,去年的芳草依旧,但人事已非,心爱的人不再相伴,只能独自面对这满目春色,心中充满遗憾和思念。"红杏墙头院落,绿杨楼外秋千"进一步描绘了春日景色,红杏花开,秋千荡漾,却无人共享,更显孤独。

下片转入对往昔欢愉的回忆和如今的哀伤:"谢娘别后忆前欢。泪滴春衫",谢娘是女子的代称,词人怀念与她共度的美好时光,泪水打湿了春衫,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柔荑共折香红处,劝东风、且与流连",回忆起曾与她共同折花嬉戏的情景,词人仿佛在向春风诉说,希望留住春天,以延续那段美好的记忆。

最后两句"早是相思瘦损,梅花谢了春寒",词人感叹因思念过度而消瘦,春天的寒意似乎也加重了他的愁苦,以梅花凋零象征着春光易逝,相思无尽。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的眷恋和现实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康与之

康与之
朝代:宋   字:伯可   号:顺庵   籍贯:洛阳   生辰:1147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猜你喜欢

宿村

野畦新雨过,蛙杂水溅溅。

风扫竹前地,月明柳外天。

人过惊犬吠,妇绩趁蚕眠。

舍北数声橹,夜归何处船。

(0)

过横远途中

蚕桑事已过,耕稼老农勤。

桥断荒村雨,山埋半岭云。

小松穿石出,野水落田分。

茅店倾醨酒,相看亦论文。

(0)

谢傅监仓

昔年常侍紫枢仙,风骨森然在眼前。

一览十行俱默诵,三更残卷尚朱笺。

诗书自古称难继,衣钵于今信有传。

每拜名章唯自愧,思悭莫和短长篇。

(0)

庚午宴新举人

捧檄自来南,金门喜缀骖。

一时惊得五,四季早魁三。

摛藻皆人杰,吹竽祇自惭。

功名期不朽,溪水碧于蓝。

(0)

与刘学录

年来幸得奉仙翁,开口良辰一笑同。

节物催人双鬓水,人生何必慕登瀛。

三方翠巘天同色,四面黄云掌样平。

更著回还如蒂白,殷红时暂惬秋容。

(0)

挽宋大卿

蚤岁收科耀里闾,家传祖训是诗书。

棠阴尚使民思惠,典计能令国有储。

九列簉班嗟已晚,十连奏最召方初。

輀车想过桐乡道,几许鳏嫠泪洒裾。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