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桥流水欲平阑。雨后青山。
去年芳草今年恨,恨香车、不逐雕鞍。
红杏墙头院落,绿杨楼外秋千。谢娘别后忆前欢。
泪滴春衫。柔荑共折香红处,劝东风、且与流连。
早是相思瘦损,梅花谢了春寒。
画桥流水欲平阑。雨后青山。
去年芳草今年恨,恨香车、不逐雕鞍。
红杏墙头院落,绿杨楼外秋千。谢娘别后忆前欢。
泪滴春衫。柔荑共折香红处,劝东风、且与流连。
早是相思瘦损,梅花谢了春寒。
这首《风入松》是宋代词人康与之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和词人的离愁别绪。开篇"画桥流水欲平阑。雨后青山",画面生动,展现出雨后清新湿润的环境,流水潺潺,画桥静美,青山如黛,透露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去年芳草今年恨,恨香车、不逐雕鞍",词人借景抒怀,去年的芳草依旧,但人事已非,心爱的人不再相伴,只能独自面对这满目春色,心中充满遗憾和思念。"红杏墙头院落,绿杨楼外秋千"进一步描绘了春日景色,红杏花开,秋千荡漾,却无人共享,更显孤独。
下片转入对往昔欢愉的回忆和如今的哀伤:"谢娘别后忆前欢。泪滴春衫",谢娘是女子的代称,词人怀念与她共度的美好时光,泪水打湿了春衫,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柔荑共折香红处,劝东风、且与流连",回忆起曾与她共同折花嬉戏的情景,词人仿佛在向春风诉说,希望留住春天,以延续那段美好的记忆。
最后两句"早是相思瘦损,梅花谢了春寒",词人感叹因思念过度而消瘦,春天的寒意似乎也加重了他的愁苦,以梅花凋零象征着春光易逝,相思无尽。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的眷恋和现实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