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去·其二》
《不去·其二》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落日江津送伍员,秋风垄上别徐君。

偶来圯下逢黄石,便到山中卧白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三个历史人物在不同时间、地点的离别与相遇,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

首句“落日江津送伍员”,以夕阳西下、江边渡口为背景,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时期吴国的大臣,因受到陷害而流亡,此处借以象征人生的离别与漂泊。落日的余晖与江水的波光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美的氛围。

次句“秋风垄上别徐君”,将场景转换至秋季田野之上,徐君可能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徐国国君,这里通过秋风的描写,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人物间的离别之情。秋风的萧瑟与田野的辽阔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

第三句“偶来圯下逢黄石”,提到圯下,即圯桥之下,是汉高祖刘邦遇见黄石公的地方。黄石公赠予刘邦《太公兵法》,预示着未来的帝王之位。这一句通过偶然相遇的描述,暗喻了命运中的机缘巧合,以及对智慧与机遇的渴望。

最后一句“便到山中卧白云”,意味着主人公在经历了前两段的离别与相遇后,选择隐居山林,与自然融为一体。白云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内心世界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人物的故事,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展现了人生的离合、相遇与归隐的主题,同时也蕴含了对智慧、机遇和内心平静的思考。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白云泉煮茶

白云在天不作雨,石罅出泉如五乳。

追寻能自远师来,题咏初因白公语。

山中知味有高禅,采得新芽社雨前。

欲试点茶三昧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物品由来贵同性,骨清肉腻味方永。

客来如解吃茶去,何但令人尘梦醒。

(0)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其九九月

大家饶米面,何啻百室盈。

纵复人力多,舂磨常不停。

激水转大轮,硙碾亦易成。

古人有机智,用之可厚生。

朝出连百车,莫入还满庭。

勾稽数多少寡,必假布算精。

小人好争利,昼夜心营营。

君子贵知足,知足万虑轻。

(0)

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二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

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0)

踏莎行

楚树芊绵,江云芜漫。晓风吹堕梅千片。

惊禽飞去响春空,平沙月落光零乱。

人意伤离,物华惊换。武夷此去如天远。

临分为我少留连,柳条独在江南岸。

(0)

答裴送序意

我欲之许子有赠,为我为学勿所偏。

诚知子心苦爱我,欲我文字无不全。

居常见我足吟咏,乃以述作为不然。

始曰子知今则否,固亦未能无谕焉。

我于诗言岂徒尔,因事激风成小篇。

辞虽浅陋颇剋苦,未到二雅未忍捐。

安取唐季二三子,区区物象磨穷年。

苦苦著书岂无意,贫希禄廪尘俗牵。

书辞辩说多碌碌,吾敢虚语同后先。

唯当稍稍缉铭志,愿以直法书诸贤。

恐子未谕我此意,把笔慨叹临长川。

(0)

玉楼春·其十三

轻风拂柳冰初绽,细雨消尘云未散。

红窗青镜待妆梅,绿陌高楼催送雁。

华罗歌扇金蕉盏,记得寻芳心绪惯。

凤城寒尽又飞花,岁岁春光常有限。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