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人谁识浑金,聊携瓶锡入荒岑。
拓来瘦地三馀亩,苫得虚斋两半寻。
壅有疑情劳面壁,苦无閒步访山阴。
悟迷由汝无多事,独自盘桓朗夕吟。
世上人谁识浑金,聊携瓶锡入荒岑。
拓来瘦地三馀亩,苫得虚斋两半寻。
壅有疑情劳面壁,苦无閒步访山阴。
悟迷由汝无多事,独自盘桓朗夕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世上人谁识浑金”,以浑金比喻高洁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世界的疏离感和对自身高尚人格的坚守。接着,“聊携瓶锡入荒岑”一句,生动展现了诗人携带着生活必需品,踏入荒凉山林的场景,体现了他不畏艰难、追求精神自由的决心。
“拓来瘦地三馀亩,苫得虚斋两半寻”两句,描述了诗人开辟荒地、搭建简陋居所的过程,表现了他在艰苦环境中自力更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态度。“壅有疑情劳面壁,苦无閒步访山阴”则通过“面壁”这一佛教修行的象征,表达了诗人面对疑惑时的沉思与内省,以及渴望在山中静心修行的愿望。
最后,“悟迷由汝无多事,独自盘桓朗夕吟”两句,点明了诗人的最终目的——通过独处与自然的对话,达到心灵的觉醒与解脱。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宿的深刻思考。
出门看雪一万里,闭门读书一万年。
读书只读三皇后,看雪还看太始前。
洪濛以还初纪异,鍊石补天灰渗地,人虫森然盗元气。
介鳞日深蹄迹多,阃抉垠开奈若何。
千山忽绝万径灭,宇宙鹘崙无璺裂。
夜灯太极强披图,清晓长淮初见雪。
丁宁莫遣风日分,暂时大地皆瑶琨,我尔一醉琼花樽。
明朝山河各异色,独在书生头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