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受持方等经,解第一义明因果。
紫金台现命终时,自见身于台上坐。
不必受持方等经,解第一义明因果。
紫金台现命终时,自见身于台上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十六观经颂·上品中生》中的片段。它以简洁的语言阐述了佛教的教义,强调理解佛法的"第一义"(即最根本的道理)和因果报应的重要性。诗人通过"不必受持方等经"表达出修行并非单纯依赖经典背诵,而是要深入理解佛法的核心。"紫金台现命终时,自见身于台上坐"描绘了死后灵魂升入净土的情景,形象地展示了佛教对于死后世界的设想,即修行者在生命结束时能见到自己坐在象征清净的紫金台上,体现了轮回观念和涅槃解脱的理想。整体而言,这首诗寓教于境,富有禅意。
竞秀英州山,临江多俯瞰。
观音与弹矶,巉绝奇尤占。
划然千仞壁,削出长天堑。
鸿蒙开辟时,鬼斧安拖錾。
虬柯缕络之,蒙茸纷碧绀。
乳窦小于拳,累然不容甔。
相传广明贼,弹落金丸陷。
雄非天山矢,险异蜀门剑。
但见滩流驶,湍急不可缆。
怀古夫如何,寒风江湛湛。
凝华转寒姿,芳菲已盈瞩。
朝蔼承明望,夕送宜春目。
双阙递瑶光,连山隐平陆。
因风高下起,入牖联翩续。
琴奏俪幽兰,歌声杳黄竹。
迷陇饥兔奔,点树宫鸦宿。
已便高士卧,颇映幽人读。
阳春如有情,徘徊恋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