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群峰障海西,烟花杳杳望应迷。
洞开一径云侵袂,瀑挂千寻玉作梯。
荒藓合时留断碣,清尊行处换新题。
孤村岁晚游人少,木落寒山但鸟啼。
天外群峰障海西,烟花杳杳望应迷。
洞开一径云侵袂,瀑挂千寻玉作梯。
荒藓合时留断碣,清尊行处换新题。
孤村岁晚游人少,木落寒山但鸟啼。
这首诗描绘了樵山的壮丽景色与幽静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与自然之韵。
首联“天外群峰障海西,烟花杳杳望应迷”,开篇即以雄浑之势展现山峰连绵,仿佛屏障般横亘于海西,远处烟雾缭绕的景象令人迷醉,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
颔联“洞开一径云侵袂,瀑挂千寻玉作梯”,进一步描绘了山中路径的奇特与瀑布的壮观。一条小径蜿蜒曲折,云雾轻拂衣袂,而高悬的瀑布宛如玉带垂挂,形成一道道晶莹剔透的阶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
颈联“荒藓合时留断碣,清尊行处换新题”,则转而描写山间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荒凉的苔藓间偶尔可见残破的石碑,记录着历史的痕迹;而行者所到之处,或许会留下新的题记,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人类活动的印记。
尾联“孤村岁晚游人少,木落寒山但鸟啼”,收束全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傍晚的宁静画面。孤零零的小村庄在岁末显得格外冷清,落叶满地,寒山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樵山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
泱泱天大风,谁知生此洞。
古剑劈山开,千年不合缝。
我身伛偻入,风迎更风送。
折腰非为米,缩脰岂畏冻。
偶作謦欬声,一时答者众。
䃂散非扣钟,弇郁类裂瓮。
奥草挂绵络,阴冰凝螮蝀。
游毕再登高,出洞如出梦。
一筇偃又竖,两目阑复纵。
远山亦献媚,横陈怪石供。
仙鹤不可招,明月犹堪弄。
底事急归来,云湿衣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