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王庙前湖草生,绿阴深处有啼莺。
莺声草色春长在,何日官家议北征。
鄂王庙前湖草生,绿阴深处有啼莺。
莺声草色春长在,何日官家议北征。
这首诗描绘了鄂王庙前湖畔的春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首句“鄂王庙前湖草生”,点明地点,以“生”字生动地描绘出湖边草木复苏的景象,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接着,“绿阴深处有啼莺”一句,通过“啼莺”这一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借鸟鸣之声渲染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莺鸟的啼叫与周围的绿色植被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后两句“莺声草色春长在,何日官家议北征”,则将自然景观与历史背景巧妙结合。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春天永恒不变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强盛、北伐收复失地的期待和向往。这里的“何日官家议北征”不仅是对现实的期盼,也是对历史英雄事迹的缅怀,暗含着对民族气节和英勇斗争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鄂王庙前的春日景色,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沉的历史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谪官久于役,俯仰成陆沈。
岂顾岁时迈,但忧才弗任。
如何孱弱质,兹复病见寻。
萧条卧空宇,四壁但蛩吟。
山妻忽相谓,重九今旦临。
欲沽东邻酒,垂囊久无金。
而我听此语,浪然泪沾襟。
妇云奚所为,感慨亦何深。
拭泪向妇道,尔岂知余忱。
老亲隔千里,两鬓吴霜侵。
十年违菽水,惭彼返哺禽。
纵匪在忧患,有酒宁独斟。
妻亦重洒泣,悲感不自禁。
妇人亦人子,岂独丈夫心。
靡靡秋日晏,凄凄霜露零。
纷纷众卉悴,粲粲佳菊荣。
我实幽居士,适此隐遁情。
园林无来躅,窗户有馀清。
床前一壶酒,满泛黄金英。
长歌散襟颜,歌竟时自倾。
颓然既就醉,此乐将不胜。
微愿良易足,多技岂吾营。
余生后彭泽,千载仰德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