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风洞登高望仙鹤明月诸峰》
《游风洞登高望仙鹤明月诸峰》全文
清 / 袁枚   形式: 古风

泱泱天大风,谁知生此洞。

古剑劈山开,千年不合缝。

我身伛偻入,风迎更风送。

折腰非为米,缩脰岂畏冻。

偶作謦欬声,一时答者众。

䃂散非扣钟,弇郁类裂瓮。

奥草挂绵络,阴冰凝螮蝀。

游毕再登高,出洞如出梦。

一筇偃又竖,两目阑复纵。

远山亦献媚,横陈怪石供。

仙鹤不可招,明月犹堪弄。

底事急归来,云湿衣裳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袁枚游历风洞的独特体验和感受。首句“泱泱天大风,谁知生此洞”以磅礴的自然景象开篇,暗示风洞的神秘与深邃。接下来,“古剑劈山开,千年不合缝”运用比喻,形容风洞的险峻和历史的悠久。

诗人进入风洞后,尽管环境艰难,“我身伛偻入,风迎更风送”,但他的志向坚定,不为生活所困,“折腰非为米,缩脰岂畏冻”。在洞中发出的咳嗽声,引来众多回音,形象地展现了洞穴的共鸣效果,“偶作謦欬声,一时答者众”。

诗人将洞内的声音比作“䃂散非扣钟,弇郁类裂瓮”,形容其深沉而奇特。洞内景象更是奇特,“奥草挂绵络,阴冰凝螮蝀”,充满奇幻色彩。游毕之后,诗人登上高处,仿佛从梦境中醒来,“出洞如出梦”,感叹景色之变化。

最后,他欣赏着远处的山峦和横陈的怪石,以及空中仙鹤和明亮的月色,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仙鹤不可招,明月犹堪弄”,流露出诗人超脱的心境。然而,云雾湿衣,让他意识到该返回现实,“底事急归来,云湿衣裳重”,留下一丝淡淡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洞的奇观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出袁枚的文人情怀和对自然的敬畏。

作者介绍
袁枚

袁枚
朝代:清   字:子才   号:简斋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16-1797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猜你喜欢

村居初夏

暮境难禁日月催,腊醅初见拆泥开。
压车麦穗黄云卷,食叶蚕声白雨来。
薄饭蕨薇端可饱,短衫紵葛亦新裁。
宦涂自古多忧畏,白首为农信乐哉!

(0)

丁巳正月二日鸡初鸣梦至一山寺名凤山其尤胜

已穷阿合胜,更作咮轩游。
不尽山河大,无根日月浮。
吾身元是幻,何物疆名愁?
久觅卓庵处,是间应可留。

(0)

杜叔高秀才雨雪中相过留一宿而别口诵此诗送

久客方知行路难,关山无际水漫漫。
风吹欲倒孤城远,雪落如簁野寺寒。
暮挈衣囊投土室,晨沽村酒挂驴鞍。
文章一字无人识,胸次徒劳万卷蟠。

(0)

对食书媿

连年宽水旱,天若相悬车。
麤有芋魁豆,并忘熊掌鱼。
先生饭不足,贤者食无余。
老我知何幸,晨盘厌美蔬。

(0)

访毛平仲问疾与其子适同游柯山观王质烂柯遗

篮舆访客过仙村,千载空余一局存。
曳杖不妨呼小友,还家便恐见来孙。
林峦巉绝秋风瘦,楼堞参差暮气昏。
酒美鱼肥吾事毕,一庵那得住云根。

(0)

风雨旬日春後始晴

风吹过雁作斜行,雨洗残梅只淡香。
南浦春回波渐绿,东庵睡起日初长。
诗囊属稿惭新思,博齿争豪悔昔狂。
莫向晴窗对明镜,朱颜减尽鬓苍苍。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