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二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
《水调歌头·其二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庚]韵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0)
注释
长恨复长恨二句:长恨,即《长恨歌》。
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短歌行》,乐府平调曲名。
楚狂声:楚国的狂人接舆的《凤兮歌》。
缨:丝带子。
毫发常重泰山轻:这是说人世间的各种事都被颠倒了。
悲莫悲生离别三句:这里是对陈端仁说的。
表示对陈端仁有深厚的感情。
翻译
长恨啊!实在更长恨!我把它剪裁成《短歌行》。及时唱歌行乐吧!什么人了解我,来为我跳楚舞?听我唱楚狂人接舆的《凤兮》歌?我在带湖既种了九畹的兰花,又栽了百亩的蕙,到了秋天可以吃菊花的落花。在我的门外有沧浪的清水可以洗我的丝带。
请问:一杯酒与身后名誉,哪一件重要?身后名当然重要。但是,现今是人间万事都是本末倒置,毫发常常是重的,而泰山却倒很轻。最悲伤也没有比生离死别更悲伤的,最欢乐也没有比结识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更欢乐的。这是古今以来儿女的常情。富贵不是我谋求的事,还是回到带湖的家去,与我早已订立过同盟的老朋友白鸥聚会的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其二》,并非您提供的第一首诗。不过,我们可以鉴赏这首诗的内容。辛弃疾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被召见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朝廷使命的无奈,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表明了词人即将离开朋友,前往任职的背景。他以酒问友,何者更重要,是身后流传的名声还是眼前的人间世事。他认为人生应看淡富贵,与白鸥为盟,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词中流露出词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题金台集四首·其三

爱君谈辩似悬河,更喜交情古意多。

长使马周贫作客,令人千古愧常何。

(0)

和郭安道治书韵四首·其三

江间小艇数能乘,活计今如船子僧。

近喜老妻能斫脍,欲令稚子学扳罾。

(0)

题李仲宾秋清野思图

苍筠倚乔木,古色秋逾好。

谁能著茅亭,相伴此君老。

(0)

远观亭三首·其三

远观亭上望,风物六朝馀。

古寺荆王宅,荒墩谢傅居。

英灵传草树,冠盖逐丘墟。

欲问当时事,飞云灭太虚。

(0)

次韵郭祥卿雪霁见怀

雪岭留初日,高斋照眼明。

禽声交晓树,马迹上春城。

有客怀幽赏,题诗问友生。

青鞋得来往,更待数朝晴。

(0)

自述

总角希闻道,残生乃付诗。

未曾前辈识,敢辱近人知。

飘泊身馀健,萧閒鬓欲衰。

一帘书四壁,寒日在清池。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