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送诸君藻鉴分,棘围明发喜开门。
荆人自许山多玉,庄叟虚谈海有鲲。
过雁风高秋索索,护霜云薄晓昏昏。
乡来曾预春闱考,犹记君王赐上尊。
解送诸君藻鉴分,棘围明发喜开门。
荆人自许山多玉,庄叟虚谈海有鲲。
过雁风高秋索索,护霜云薄晓昏昏。
乡来曾预春闱考,犹记君王赐上尊。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所作,题目为《九月二日揭晓仆以朔旦始得閒复成二诗录奉泰甫侍郎思齐御史本中都事道明敏文伯崇有志诸寮友(其一)》。诗的内容主要描述了诗人解送任务完毕后的清晨感受,以及对朋友们才华的赞赏和回忆过去的科举经历。
首句“解送诸君藻鉴分”,表达了诗人完成一项文书批阅或选拔人才的任务后,对参与者的文采和鉴别能力的肯定。次句“棘围明发喜开门”描绘了诗人清晨打开门扉,迎接新的一天,心情愉快,充满期待。
“荆人自许山多玉,庄叟虚谈海有鲲”运用典故,荆人比喻才华出众的人,自比山中的美玉;庄叟则借庄子寓言中的大鱼鲲,表示对朋友们宏大抱负的赞美,认为他们如同大海中的巨鲲,潜力无穷。
“过雁风高秋索索,护霜云薄晓昏昏”两句通过秋风中的孤雁和薄雾笼罩的早晨,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寓示着时光流转和人生的短暂。
最后两句“乡来曾预春闱考,犹记君王赐上尊”回忆起自己曾经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对君王的恩赐表示感激,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人才的赞赏,也有对过往经历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万峰交掩一峰开,晓色常从天上来。
似到西方诸佛国,莲花影里数楼台。
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
乍去乍来时近远,才闻南陌又东城。
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
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
前声后声不相及,秦女学筝指犹涩。
须臾风暖朝日暾,流音变作百鸟喧。
谁家懒妇惊残梦,何处愁人忆故园?
伯劳飞过声局促,戴胜下时桑田绿。
不及流莺日日啼花间,能使万家春意闲。
有时断续听不了,飞去花枝犹袅袅。
还栖碧树锁千门,春漏方残一声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