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床书卷散牙签。閒时信手常拈。
抛来高枕帙谁缄。好倩纤纤。
莫把燃脂污染,还将辟蠹香添。频频亲捧向冰帘。
一卷楞严。
几床书卷散牙签。閒时信手常拈。
抛来高枕帙谁缄。好倩纤纤。
莫把燃脂污染,还将辟蠹香添。频频亲捧向冰帘。
一卷楞严。
这首《画堂春·夏日课婢掌书》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此词描绘了夏日里,诗人于书斋中静心阅读的情景,以及对书卷的珍视与呵护。
“几床书卷散牙签”,开篇即展现出书斋内丰富的藏书景象,书卷散落,仿佛每一本都承载着知识的重量,而“牙签”则指代书签,暗示着主人对书籍的细心管理与阅读习惯。
“闲时信手常拈”,在闲暇之时,诗人随手拿起一本书,沉浸其中,享受阅读的乐趣。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与自在。
“抛来高枕帙谁缄”,当诗人躺下休息时,书卷被随意放置,似乎连自己也未在意是否妥善保管。此处运用反问,强调了书卷的随意与自由,同时也流露出对书籍的深厚情感。
“好倩纤纤”、“莫把燃脂污染,还将辟蠹香添”,表达了诗人对书卷的精心照料。他希望有人能细心地整理书卷,避免它们受到损害。同时,还提到使用香料来防虫蛀,可见他对书籍的爱护之情。
“频频亲捧向冰帘,一卷楞严”,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亲自捧读《楞严经》的情景,选择在清凉的冰帘前阅读,既体现了夏日避暑的惬意,也展现了他对佛教经典《楞严经》的虔诚与喜爱。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深厚感情和对阅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其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
诗坛高耸寒云层,希仙希圣非吟僧。
闭门高卧陈无已,得句自如神鬼凭。
黄芽已悟无生诀,白足先證最上乘。
神妙欲逐曹霸马,搏鸷不数支公鹰。
鹧鸪先生海上至,珠光的砾剑气腾。
叩关握手道气凝,访寻积玉朝羽陵。
同车径人故侯第,恍似北秀朝南能。
是时天寒雨微湿,萧萧槭槭梧竹藤。
曲径三弓洗新甃,小池一勺涵清冰。
主人哦诗如入定,大声撼壁犹不应。
两雄相当不相下,欲别瑜亮谁克胜。
珍弆不殊垂棘璧,钞读惜少宣州绫。
掉臂仍回海东去,如鸟离缴鱼脱罾。
守我正音羞俶诡,何事抵玉兼裂缯。
西江诗派足万古,大千世界明元灯。
《次陈伯年和樊山诗韵》【清·缪荃孙】诗坛高耸寒云层,希仙希圣非吟僧。闭门高卧陈无已,得句自如神鬼凭。黄芽已悟无生诀,白足先證最上乘。神妙欲逐曹霸马,搏鸷不数支公鹰。鹧鸪先生海上至,珠光的砾剑气腾。叩关握手道气凝,访寻积玉朝羽陵。同车径人故侯第,恍似北秀朝南能。是时天寒雨微湿,萧萧槭槭梧竹藤。曲径三弓洗新甃,小池一勺涵清冰。主人哦诗如入定,大声撼壁犹不应。两雄相当不相下,欲别瑜亮谁克胜。珍弆不殊垂棘璧,钞读惜少宣州绫。掉臂仍回海东去,如鸟离缴鱼脱罾。守我正音羞俶诡,何事抵玉兼裂缯。西江诗派足万古,大千世界明元灯。
https://shici.929r.com/shici/uPNMA7JBEQ.html
松杉干云高百尺,泉声㶁㶁流春碧。
路转山回见寺门,游人道是荆公宅。
公昔罢相归金陵,盈廷不合如淄渑。
朝廷优礼许归隐,公亦退院同枯僧。
春蛰当年三顾起,归来仍住烟霞里。
杨柳萧萧昼掩门,是何宰相村夫子。
文靖经营事已空,一名一字偶然同。
题诗聊示追随意,肆口讥评恐未公。
阎罗夏桀纷相扰,座中枕上皆烦恼。
何若遽然习气除,一声山鸟忘昏晓。
毁家造寺为亡儿,忏悔前愆荷佛慈。
三代以还才第一,可怜生亦不逢时。
遗址至今犹爱慕,银塘菡萏新承露。
何年石磴草堂前,再种梅花三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