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堂春.夏日课婢掌书》
《画堂春.夏日课婢掌书》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画堂春

几床书卷散牙签。閒时信手常拈。

抛来高枕帙谁缄。好倩纤纤。

莫把燃脂污染,还将辟蠹香添。频频亲捧向冰帘。

一卷楞严。

(0)
鉴赏

这首《画堂春·夏日课婢掌书》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此词描绘了夏日里,诗人于书斋中静心阅读的情景,以及对书卷的珍视与呵护。

“几床书卷散牙签”,开篇即展现出书斋内丰富的藏书景象,书卷散落,仿佛每一本都承载着知识的重量,而“牙签”则指代书签,暗示着主人对书籍的细心管理与阅读习惯。

“闲时信手常拈”,在闲暇之时,诗人随手拿起一本书,沉浸其中,享受阅读的乐趣。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与自在。

“抛来高枕帙谁缄”,当诗人躺下休息时,书卷被随意放置,似乎连自己也未在意是否妥善保管。此处运用反问,强调了书卷的随意与自由,同时也流露出对书籍的深厚情感。

“好倩纤纤”、“莫把燃脂污染,还将辟蠹香添”,表达了诗人对书卷的精心照料。他希望有人能细心地整理书卷,避免它们受到损害。同时,还提到使用香料来防虫蛀,可见他对书籍的爱护之情。

“频频亲捧向冰帘,一卷楞严”,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亲自捧读《楞严经》的情景,选择在清凉的冰帘前阅读,既体现了夏日避暑的惬意,也展现了他对佛教经典《楞严经》的虔诚与喜爱。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深厚感情和对阅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其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次陈伯年和樊山诗韵

诗坛高耸寒云层,希仙希圣非吟僧。

闭门高卧陈无已,得句自如神鬼凭。

黄芽已悟无生诀,白足先證最上乘。

神妙欲逐曹霸马,搏鸷不数支公鹰。

鹧鸪先生海上至,珠光的砾剑气腾。

叩关握手道气凝,访寻积玉朝羽陵。

同车径人故侯第,恍似北秀朝南能。

是时天寒雨微湿,萧萧槭槭梧竹藤。

曲径三弓洗新甃,小池一勺涵清冰。

主人哦诗如入定,大声撼壁犹不应。

两雄相当不相下,欲别瑜亮谁克胜。

珍弆不殊垂棘璧,钞读惜少宣州绫。

掉臂仍回海东去,如鸟离缴鱼脱罾。

守我正音羞俶诡,何事抵玉兼裂缯。

西江诗派足万古,大千世界明元灯。

(0)

题焦山书藏曝书图五首·其五

飘零画卷又西东,前辈题词剩雪鸿。

是画是书分保守,峰公端可继诠公。

(0)

半山寺

松杉干云高百尺,泉声㶁㶁流春碧。

路转山回见寺门,游人道是荆公宅。

公昔罢相归金陵,盈廷不合如淄渑。

朝廷优礼许归隐,公亦退院同枯僧。

春蛰当年三顾起,归来仍住烟霞里。

杨柳萧萧昼掩门,是何宰相村夫子。

文靖经营事已空,一名一字偶然同。

题诗聊示追随意,肆口讥评恐未公。

阎罗夏桀纷相扰,座中枕上皆烦恼。

何若遽然习气除,一声山鸟忘昏晓。

毁家造寺为亡儿,忏悔前愆荷佛慈。

三代以还才第一,可怜生亦不逢时。

遗址至今犹爱慕,银塘菡萏新承露。

何年石磴草堂前,再种梅花三百树。

(0)

匡庐杂诗五首·其五

山色湖光照眼新,落星一石亦嶙峋。

岚漪轩内抡才客,此席覃溪得替人。

(0)

出钱塘门至孤山四首·其三

东南三阁剩文澜,锦贉瑶函蔚大观。

我友空存奢愿在,未能复古已休官。

(0)

游赭山塔院答袁重黎同年三首·其一

环塔幽篁里,精庐接乱山。

秋随黄叶尽,人共白云闲。

古道侵烟点,荒碑渍藓斑。

江天供一览,绝顶快跻攀。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