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二三子,乘兴辄题诗。
曲径不可涉,周道同所之。
昕夕遂良晤,各免长相思。
载酒共游赏,多在春秋时。
丘轲去云远,文岂不在兹。
呜呼颜何人,圣贤不我欺。
知己二三子,乘兴辄题诗。
曲径不可涉,周道同所之。
昕夕遂良晤,各免长相思。
载酒共游赏,多在春秋时。
丘轲去云远,文岂不在兹。
呜呼颜何人,圣贤不我欺。
这首明代李贤的《和陶诗·移居二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诗中“知己二三子,乘兴辄题诗”描绘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吟诗作乐的场景,体现了他们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兴趣。接着,“曲径不可涉,周道同所之”暗示他们虽然可能面临困难,但都选择正道前行,共享彼此的智慧。
“昕夕遂良晤,各免长相思”表达了每日都能与朋友相聚的愉悦,减少了长久分离的思念之情。接下来,“载酒共游赏,多在春秋时”描绘了他们常在春秋佳日一同饮酒赏景,生活充满了诗意。
“丘轲去云远,文岂不在兹”暗指孔子和孟子这样的圣贤虽已远离,但他们的学问和精神仍然在诗人身边。最后,“呜呼颜何人,圣贤不我欺”以感叹语气表达出诗人坚信自己能够通过学习和交友,接近圣贤的境界,不被欺骗,体现了对自我提升的坚定信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学术的追求,以及对自我完善的期许。
薄福住山,浑无暇日。忙时直是闲,缓处非常急。
驱园夫奴子,锄菜地,扫松行;
指莫监杨团,拆东篱,补西壁。
眼前事乱如麻,脚跟下黑如漆。
蓦有个汉出来道,长老何太区区,只向道,任是七佛祖师,亦无这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