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言志》
《言志》全文
宋 / 李若水   形式: 古风

我拙畏吏事,观书度晨夕。

过眼辄成诵,掩卷不再历。

荒怪探禹穴,幽邈窥孔壁。

俯首滞铜印,朋侪屡贻责。

皇朝采疏逖,庞洪流庆泽。

英俊蔼云趋,参隶金门籍。

而我老红尘,弃置谁复惜。

径欲赋归欤,吴门晦声迹。

(0)
注释
拙畏:笨拙畏惧。
吏事:官场事务。
度晨夕:度过早晚时光。
掩卷:合上书本。
禹穴:大禹治水的遗迹。
孔壁:孔子讲学之处,比喻学问渊源。
铜印:小官的象征。
朋侪:朋友。
采疏逖:选拔人才的宽广胸怀。
庞洪流:广大恩惠像江河一样。
英俊:杰出人物。
金门籍:朝廷名册。
红尘:世俗社会。
归欤:归隐之意。
晦声迹:隐藏行踪。
翻译
我笨拙于官场事务,早晚都读书度过。
看过的内容就能记住,合上书就不去复习。
探索奇异的禹穴,如窥探孔壁的深邃。
低头困于小小官职,朋友常为此责备我。
朝廷选拔人才宽广,庞洪恩泽惠及众人。
杰出人才聚集如云,我也在金门名录中。
然而我已老于尘世,被抛弃又有谁在意。
我只想吟唱归隐之歌,隐居吴门不露踪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生对学问的执着与渴望,以及对仕途的困顿与无奈。开篇“我拙畏吏事,观书度晨夕”表明诗人对于官府之事感到笨拙和害怕,但却每日孜孜不倦地研读书籍,从早到晚。接着“过眼辄成诵,掩卷不再历”则展示了诗人记忆力极佳,一旦看过的文字便能刻在心中,不需重复翻阅。

“荒怪探禹穴,幽邈窥孔壁”中的“禹穴”和“孔壁”分别指的是大禹(夏禹)治水的遗迹以及孔子的学堂,这两处都是古代圣贤留下的痕迹。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古圣先贤的追寻与敬仰,以及对知识的渴望。

“俯首滞铜印,朋侪屡贻责”则透露出诗人在仕途上遭受的挫折和同僚间的误解与责难。他们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不被认可,或者是因为某些错误而受到指摘。

“皇朝采疏逖,庞洪流庆泽”表明了诗人对于当时朝廷的希望,他们期望能够像古代那样选拔贤才,广施恩泽于民。而“英俊蔼云趋,参隶金门籍”则是对有才能之人的赞美和渴望,这些人才如同云中之龙,一跃而成名士。

最后,“而我老红尘,弃置谁复惜。径欲赋归欤,吴门晦声迹”,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仕途上饱经沧桑,到了年迈仍未有所成就,只希望能够隐退山林,寻找一份宁静。这里的“吴门”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者是隐居之地,“晦声迹”则意味着淡出世俗,归于自然。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学问的热爱,对仕途的无奈,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若水

李若水
朝代:宋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猜你喜欢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其十五

耿耿江湖意不忘,频年草疏奏明光。

行台夏日看时物,最爱葵花向太阳。

(0)

穆陵关夜雨

万山绝顶穆陵关,一上山楼五月寒。

烟树满川浮瞑色,晚风吹雨湿阑干。

(0)

喜雨杂咏简院长诸公八首·其二

正是阳和溥万方,知时好雨润群芳。

趣朝共睹天颜悦,应喜斯民乐泰康。

(0)

董公二首·其二

纷纷豪杰欲兴刘,缟素应为第一筹。

何事元功盟带砺,丹书不到董公侯。

(0)

池边笋生

绿锦池塘春已深,池边青笋欲成林。

贪看物理添新趣,不管滔滔岁月侵。

(0)

荥阳道中九首·其八

天高地阔鸟云飞,天际凉飙动客衣。

万物生成看未足,满怀清思正微微。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